一 外片发行放映业作为背景 在正式梳理此时段制片业发展史之前,很有必要简要关照一下外片发行放映业的此时情况,原因在于外片的发放业是催生中国电影制片业产生的重要外因之一。 电影作为西方的“舶来物”,发放业提前于制片业近十年左右的时间而率先来到中国,据《申报》载,1896年8月11日,外国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戏”,此为中国第一次出现电影放映。在1910年前后,外国商人开始了较大规模在中国建设专业影院的活动,并于20年代中期达到了全盛时期,几乎垄断了全中国的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外商(尤指好莱坞)依靠这一网络,一方面大肆在中国放映着外片掠夺着巨额财富,另一方面又扼住了我国国产电影的发放脉络,同样盘剥着国产电影的利润。这期间虽有明星影片公司发起建立六合影片营业公司,以专门发行放映国产电影抵抗外片的觉醒与尝试,但这依然改变不了这一时段外片发放业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但是,专业影院以及外片发放网络在中国的出现在无形中催生了中国本土电影制片、发行与放映业的雏形,更重要的是向第一批中国人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唯有大力发展制片业才能在这样的半殖民地化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二 制片业的艰难成长 (一)萌芽 19世纪末,当外国人在华放映电影的同时,他们也纷纷来到中国拍摄影片。电影拍摄由此被介绍到中国来。众所周知,拍电影需要有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作为基础。所以,除了当时少数富庶的欧美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最早拍摄影片的人,都是从事照相业的商人,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亦然,该影片尽管粗糙,但仍然受到当时人们的喜欢。但在1909年,丰泰照相馆毁于一场大火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没有再拍摄影片。丰泰照相馆拍摄电影还只是私人作坊式的尝试,制片作为一个生产行业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走出第一步。但是,中国电影的纪元由此开始了。 1909年,由外片发放业催生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成立,虽然是一家外国人的制片公司,但是其生产经营主要是由中国人张石川负责。亚细亚公司就像是当时中国制片业的“孵化器”,并最终“孵化”出了中国自己的制片业。因为亚细亚影戏公司有让中国人做主创来拍摄电影的需求,于是在1913年,张石川联络郑正秋等人成立了新民公司,承包了亚细亚公司从编剧到导演的制片全过程,而亚细亚公司则负责资金、设备器材和影片发行。由此,旧中国电影业的两位巨人也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合作。同年,新民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并于9月29日在上海新新舞台上映,影响颇大,由此带动了一批国产短片的生产。从本质上讲,新民公司虽是以公司的形式来组织电影制片,但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制片公司,它更多的是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影片工作室,这是因为新民公司不直接和市场相接触,也不单独承担市场风险。但新民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人以公司的形式涉足电影制片业的开始,并且培养了第一批中国制片业的人才。 在亚细亚公司开始在中国拍摄影片之后,还有两家中国公司也进行了电影的制片尝试。一是,1913年,黎民伟在香港成立的华美影片公司,同年完成了电影《庄子试妻》的拍摄,影片在香港试映效果很好。二是,张石川在新民公司解散后,在1916年邀集管海峰等人集资合作,在上海创办的幻仙影片公司,终将张石川一直想拍摄的文明戏《黑籍冤魂》拍成了电影,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尽管华美公司和幻仙公司最终都因种种原因而夭折,但是这两家公司比新民公司又进了一步,虽然他们是依托于外国公司的资金和设备而进行电影制片,但却都是自主经营的形式,自主承担着市场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两家公司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电影制片公司的雏形,中国电影人由此得到了宝贵的电影制片和公司经营经验,为日后中国自己的民族制片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电影制片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新民”等公司的尝试异常重要。由于当时的中国技术落后、经济薄弱,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民族制片业近乎不可能,但借助于外国资本和技术却是行而有效的办法。无论是“新民”的承包,“华美”的合拍,还是“幻仙”的租赁,都与外国资本有一种从属的关系,当然“新民”的承包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更大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从属关系使得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我们的民族制片业成为可能,这些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制片业由外国资本控制转向本国资本经营的一种过渡形式。 上述三家公司都是中国电影人个人尝试电影制片的产物,这些个人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的短缺。然而此后,一家颇有实力的民族资本公司进入了电影业,这就是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出版机构。1920年7月,商务印书馆正式设立活动影片部,经几年发展后,1926年将活动影片部改组为独立的国光影片公司。商务印书馆活动影业部和国光影片公司的出现,是中国大型民族资本首次涉足电影制片业,是中国电影制片业由外资经营过渡到自资经营的开端。商务印书馆相比于之前的多家小公司而言更像一支正规军,秉承了较强的综合实力,端正了拍摄影片的态度,初步掌握了一些正确的电影制片公司的经营策略。这对于早期中国电影制片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从1905年丰泰照相馆尝试拍摄影片的时期开始到1921年左右中国首批独立制片公司出现之前,中国的制片公司拍摄影片总数将近90部,其中戏曲片13部,新闻片12部,纪录片21部,科教片7部,滑稽短片28部,较长的短故事片6部,遗憾的是此时还没有长故事片的生产。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