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之春,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和各行业的运转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世界经济研究机构预测,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在欧美一些国家或许还有继续加深的可能,有些严重后果尚未马上显现。果真如此,中国金融危机包括文化产业,在今后两三年内,将会遇到怎样的影响和冲击?中国电影产业能否度过这一艰难时势,在危机和挑战中立足本土,关注亚洲和全球,摸索出一条平稳又较快发展的路径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不但中国经济不同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中,中国电影具有应付危机和战胜困难的特点也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是沿着自己独特的电影文化和电影经济发展轨迹向前跨进的。在2009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中,有一位委员提出:“电影、电视和文化产业,应当成为世界金融危机寒流中的一股暖风。”这指的是一方面,电影和电视等文化产品应该帮助人们坚定信心,起到一种温暖人心、宽慰民心的精神鼓舞和抚慰的作用;另一方面,电影、电视和文化产业本身可以拉动经济,在促进消费、繁荣市场方面起到物质产品在某一时期不能起到的作用,创造文化消费方面的特殊利润,甚至从此突破缺口,为今后整个文化市场的发展形成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如何变危机为机遇,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寻求和创造电影产业继前五年的优势,再上一个台阶的业绩,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金融危机中的电影市场表现 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是电影的生产情况、产量和类型变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起落形势,亦即电影的票房及其观影人数的变化。 在20世纪数次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中,与电影产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19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前者重创好莱坞,后者则使有着“东方好莱坞”称号的香港电影业风光不再。 1929年,美国由于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强烈激化,终于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和深刻的经济危机。1929年,美国企业的开工率只有73%。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已超过了1000万人。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一度使美国的电影产业遭受重创。1929年GNP为1044亿美元,生产长片数量为562部,观影人次为9500万,都处在高位;1932年GNP比1929年降低了44%,影片生产数量相应降低了37%,生产长片数量减少了73部。1930年美国电影年度票房达到高点;1933年GNP跌到低谷时,票房也比1930年减少了34%。电影院受到影响也比较大,1933年,30.5%的电影院已经关闭,1934年的时候仍有25%关门。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恢复效果显著,1934年美国的GNP增长16%。电影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回升开始复苏,1934年美国年度票房增长7%,平均每周观影人数就比1932年增加17%。1935年每周观影人数和长片数量及年度票房继续攀升,在“二战”爆发前的1938年电影票房达到了663,000,000美元。① 香港1990年代前期的电影生产达到了顶峰,1992年的香港总票房达到1,574,000,000港币,1993年以后由于多种原因票房逐年减少。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电影产业遭受沉重打击。1998年的港产片票房比1996年降低了38%,总票房从1,322,000,000港币降低到1999年的868,000,000港币。制片数量从1996年的108部减少到1998年的85部,减少了1/5。②香港电影在金融风暴中由于成本虚高且投入不足,数量减少,质量下滑,从此一蹶不振。这些数据清晰地显示了金融危机中电影市场遭到冲击的状况。 发端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自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开始,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信用评级下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人理查德—比特纳2008年7月出版的《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已有259万美国人失业,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今年平均每月有60万人面临失业。 从2008年岁末,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金融危机扩散作用的加大,这种影响将使若干欧洲国家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由于电影制作有一个相应的制作周期,因此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真正影响力也许在一年之后才会显现出真正的破坏性后果。但是,当下遭遇的这次金融危机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国际化和传媒方式信息化都跟1929年有很大的不同。 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制片生产环节上,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融资的难度。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有海内外合作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资助等。这其中海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首当其冲会发生变化,其次是广告的投入。由于实体经济和各种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企业收入缩水,有的更面临停产、转产和倒闭的困境,当然直接降低了广告投入和涉足电影产业的深度。其三,各种规模大小不同的文化公司和产业机构,面临影响投资决心和电影类型选择的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影投资也有所升降。但是,由于电影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时效,2008年年产406部的数量到2009年是否会出现升降变化,尚有待时日的证实。然而,在电视台方面,广告收入的下降却短时间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全国大多数主要卫星电视台广告投放量和广告收入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这一情况反映出,由于金融危机首先影响企业生产,继而传导至营销端,为了减少营销投入成本各企业紧缩广告放量,直接导致广告投放的严重下滑。这样的情况如果反映在电影,那就是存在于电影融资形式中的植入广告也会在日后受到波及并大幅度减少。由于经营风险加大,版权销售融资和个人融资的难度也在加大。具体到产业经营实体上来看,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实力强的制片企业和票房口碑好的导演的融资受影响不大,而竞争力一般的经营实体、新生代年轻导演的融资压力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