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9)02-0196-06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历来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曾总结说:“电影从活动的照片发展为述说一个故事那天起,便是小说不可避免地变成原料或由故事部门大批制造出来的开始……从此小说就在剧本讨论会议桌上占据了一个显著的位置,这种情况至今未变。从来就没有人做过精确可靠的统计。不同的估计数字认为要占全部电影产品的17%到50%。”[1](第2-3页)中国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也是渊源深厚。有关研究者曾列举了中国内地在20世纪所拍摄的最佳影片32部,其中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就有16部[2](第373-377页),而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也一度表现出对文学作品的依赖性。但是,这种影视与文学(尤其是名著)的依赖关系正在悄然改变。 一、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趋势 新时期以来,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数量,呈不断下降的态势。据此,新时期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史,可划为三个时段,从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影视与文学名著之间由亲密到不断疏离的过程。 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中期,是中国文学和电影的蜜月时期。当时,电影理论学家张骏祥曾不无偏激地提出:电影既是艺术,又是文学,是“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3](第1页)。单从这个观点的提出和曾获得众多支持者的事实来看,就足以说明当时许多人对文学和电影关系的认识。这一时期,大量有影响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特别是1982年,一年间就有数十部当代题材的小说被改编,以至被称为“改编年”。一时间,许多引起“轰动效应”的文学作品,如《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灵与肉》、《人生》、《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纷纷被改编为电影,反响热烈。在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还同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分别改编,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名著改编盛况。 而我国的电视传播事业在此期,还处于从无到有的缓慢发展阶段,1984年之前的6年中,总共播出的电视剧才只有945集。相应地,现当代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为数尚少。不过也出现了几部优秀的改编之作,如1982年由叶辛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1985年由柯云路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新星》,由老舍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都有较大反响。 1980年代中后期是转折时期。以《电影新作》杂志为例,可见此期改编趋势:1979-1985年间该刊共登载各类剧本126部,其中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有33部,占26.2%;1986-1989年间该刊刊登剧本54部,属于改编作品的有10部,占18.7%,1990-1995年间发表剧本74部,而改编之作有7部,只占9.5%。这反映出在1980年代中后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热度在下降,但和1990年代的急剧衰落相比,数量仍然很可观。其中,“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成为这一时期的改编热点。在这方面,西安电影制片厂尤为引人注目:1987年就摄制了三部此类电影,并都堪称为当时名著改编的代表之作。这三部影片为根据郑义小说改编的《老井》、根据莫言小说改编的《红高粱》、根据阿城小说改编的《孩子王》。 在这一时期,尽管名著电影改编日渐式微,但电视剧却凭借自身优势,显出了对名著的巨大消化力和包容力。另外,由于电视剧的迅猛发展,总的基数很大,因此,虽然由现当代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比例不大,但总的数量仍很可观。1986-1990年间,由现当代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代表之作有:根据茅盾小说改编的《春蚕·秋收·残冬》,根据梁晓声小说改编的《雪城》,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的《啼笑因缘》,根据邓友梅小说改编的《那五》,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家·春·秋》,根据李準小说改编的《黄河东流去》,根据周而复小说改编的《上海的早晨》,根据钱钟书小说改编的《围城》等。 1990年代以来,取材于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视数量锐减。这一时期,随着电视在中国普及,中国的电视剧发展迅猛。资料显示,1986年,全国一年间生产电视剧1510集,到1996年,一年生产电视剧约达9000集。但1991-2000年十年间由现当代名著改编的有影响的电视剧却远少于1980年代中后期,代表作仅有:根据艾芜小说改编的《南行记》,根据茅盾小说改编的《子夜》,根据曹禺话剧改编的《雷雨》,根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的《雍正王朝》等几部。 这一时期,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也越来越少,电影似乎真要“与文学离婚”。尽管还有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摇旗呐喊,宣称:“我一向以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你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的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中国电影永远没离开文学这根拐杖。”[4](第10页)然而这种观点已显得不合时宜,成为一种声嘶力竭却应者寥寥的喊叫,以致当时电影界流传着一个说法:“中国小说的读者只剩下了一个张艺谋”[5](第169页)。确实,在1990年代,张艺谋是拍摄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最多且成绩最出色的导演。他执导的影片《菊豆》(根据刘恒小说《伏羲伏羲》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活着》(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等,代表着当时电影的最高水平。然而,在1990年代后期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中,我们却看到对现代文学名著依赖的减弱。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所依据的原著都是较为平庸的不见经传之作。除张艺谋外,1990年代对名著改编抱有热忱的还有老导演凌子风、谢飞等人,但都无法阻止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落潮。此期也有特例,即王朔、海岩等人的作品改编很热,但他们的作品已难以归属名著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