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3-0068-05 在文革前17年的鲁迅形象工程中,一个重要课题是把鲁迅拍成电影。学术研究当然是需要的,但学术著作的影响毕竟有限,要在一代人中造就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鲁迅形象,还需要调动各种形式。当时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在鲁迅诞辰、忌日等纪念日发表有现实针对性的纪念文章,塑造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鲁迅;二是通过学校教育,根据需要选择鲁迅的文章编入课本,通过体制化的普遍灌输,造就一代人关于鲁迅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就是文艺形式,电影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然会被首先想到。因此,把鲁迅拍成电影,就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早在1956年,就拍过一部《鲁迅的生平》上映,但那是纪录片,拍的只是一些实物,并没有把鲁迅的形象搬上银幕。从宣传教育的效果看,当然需要拍出更受观众欢迎的故事片。正因为这样,从1960年初开始,电影《鲁迅传》的拍摄工作开始启动。经过精心的准备,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最后,电影却以流产告终,留给历史的,只是反复修改的电影文学剧本,一次次的修改记录,和各方面的修改意见。面对这样一堆材料,就像面对一个半途而废的建筑工地,难免让人叹息。不过,就是这堆废弃的材料,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密码,为我们认识那个年代的文化,认识鲁迅在当时的命运,认识文化掌控者内心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文所进行的,只是一些粗浅的清理。 一、可观的阵容与充分的准备 电影是在1960年初由上海电影局、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开始筹备的。作为第一部鲁迅传记电影,它被国务院文化部、上海电影局确定为重点片,受到了高度重视。所以,一经获得批准,很快就组成了一个实力可观的队伍:陈白尘、叶以群、柯灵、杜宣等集体编剧,陈白尘执笔,于伶担任历史顾问,陈鲤庭执导,赵丹饰鲁迅,于蓝饰许广平,孙道临饰瞿秋白,蓝马饰李大钊,于是之饰范爱农,石羽饰胡适,谢添扮演阿Q…… 为了拍摄《鲁迅传》,剧组曾走遍全国各地,进行访谈,召开座谈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2004年,就在丁荫楠执导的《鲁迅传》即将开拍的消息传出不久,上海作家陈村公布:他在网上购得一册1960年上海天马电影厂内部资料《〈鲁迅传〉创作组访谈记录》。在这本油印的资料中,汇集了茅盾、巴金、夏衍、沈从文、许广平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访谈记录,是1960年3月至6月间创作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走访和座谈的结果。从中可见当时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创作者的严肃认真态度。 作为鲁迅的饰演者,赵丹曾经回忆说:“听说文化部计划中要拍摄影片《鲁迅传》,预定在1961年9月鲁迅诞辰80周年时公映。前期筹备的任务交给了陈鲤庭,而且叶以群已经写出了剧本的初稿。于是,1960年我先在北京毛遂自荐地向陈鲤庭提出,我要演《鲁迅传》里的鲁迅!回上海,更进一步地向组织硬要下这个任务。文化部、上海电影局确定建立重点片《鲁迅传》筹备组,由陈白尘、叶以群、柯灵、陈鲤庭等编写剧本上下集,于伶担任历史顾问,并明确宣布由我主演鲁迅。我得到了自己最倾心的角色演,浑身经脉都舒畅,兴奋得不得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①为了演好鲁迅,赵丹曾多次到与鲁迅有关的绍兴、北京、广州等地深入生活,甚至完全沉浸于鲁迅的生活情景之中,体验鲁迅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趣味。比如:用“金不换”毛笔写字,抽烟抽到根,用小酒盅喝绍兴黄酒。他还把家里变成了“鲁迅的书房”,一张写字台不但被鲁迅当年使用的那种毛笔、墨盒、八行红格纸占据,还挤满了糨糊、竹条、瓦片等。他还学着像鲁迅那样亲自动手装订图书和画册、补裱残旧古书…… 关于这部电影,高层领导人也非常关心。周恩来亲自过问,发表过原则性的意见。由陈村购得的油印材料可见,柯灵、陈鲤庭传达过周恩来的指示:“总理首先指示:《鲁迅传》影片应以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的评价为纲……关于党的领导,总理指示应该写瞿秋白同志和鲁迅的战斗友谊;总理还提到内山,他说,这个人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演员早已进入角色,导演和摄影也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剧本却迟迟不能定稿。剧本由陈白尘、叶以群、柯灵、杜宣、陈鲤庭集体创作,陈白尘执笔。这是一个由著名作家和著名理论家组成的班子,水平无须怀疑。但是,从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半部剧本的多种修改本的情况看,却实在不敢恭维。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地修改,却不是越改越好,而是常常相反,越改越糟糕。最先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第1-2期的稿本是第3稿。这一稿发表后,又经过两次修改,第5稿发表于同年的《电影创作》第6期。然后又经过多次修改,才于1963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然而,直到最后,它也是只有上集而没有下集,只是半部《鲁迅传》。 二、关于剧本的内容 电影文学剧本《鲁迅传》的上集,反映的是鲁迅从1909年到1927年这18年的经历。我掌握的材料不全,不知道电影为什么不写鲁迅童年在绍兴的生活,也不知道电影为什么不表现鲁迅在南京接受新思想的过程,更不明白为什么不去表现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人生选择和思想探索。这半部《鲁迅传》只表现了鲁迅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四·一五”广州清党这几件大事件中的表现。其中反映五四时期的情节最多,比如新文化运动、五四学生爱国运动、鲁迅与李大钊、鲁迅与北京大学学生……都写到了。之所以写这些,大概因为这些事实比较清楚,也较少争议,是比较容易写的。回避不写的地方,都是比较难写的。后半部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大概主要原因就在于鲁迅在上海那一段所必然要涉及的那些矛盾。尽管创作组的成员都是著名作家,具有很高的写作技术,但面对“左联”的解散、“两个口号”的论争、答徐懋庸信等重大问题,大概仍然难以落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周扬虽然已经大获全胜,成了“文艺沙皇”,左联的历史可以按照他的意志书写,鲁迅的形象也可以任他打扮,在萧军、胡风、冯雪峰等都相继倒下之后,这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因为最高领袖对鲁迅总是那么关注,他还是保持了足够的谨慎,所以,关于鲁迅的上海岁月,最好的办法还是暂且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