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1-0125-06 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我们的经济总量目前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又在世人目前树立了一个强盛、繁荣、发达的国家形象。我们的国家、包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这30年来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们身边也发生了无数个美梦成真的真实故事,从平民百姓到百万富翁的命运传奇,从农民的儿子到大学教授的奋斗经历,从打工仔到影视明星的奇特道路,包括在大众传媒领域平步青云的一代超女……借用罗丹的一句箴言,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奇迹,而是缺少发现。事实上我们的电影并没有把中国社会无数个美梦成真的真实图景经典化,特别是还没有把这种历史的巨大变迁与个人的现实命运联系起来,没有把中国式的成功模式与电影的叙事模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创作出令人欣然接受的系列化电影作品,这直接导致了那些渴望在电影院里实现自我梦想的观众的失望,也造成了我们的本土电影在心理市场上的结构性缺失,最终影响到我们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如何在我们的电影中构筑一种中国式梦想的经典模式,便成为我们展望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就电影的一般属性与普遍功能而言,美国电影中所具有的我们中国电影中也同样应当具有,中国观众对于电影梦幻功能的诉求不仅是针对美国电影,同样也包括中国电影 电影的精神导向通常在两个相互关联的心理领域产生作用:其一是在社会心理层面,通过电影表现的叙事主题与社会主题的相互接壤,把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入到电影的叙事文本之中,把现实的社会问题与观众的期待视野缝合在一起,使观众通过想象的路径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激励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与集体主义精神,实现劝人“向上”的导向功能;其二是在个性心理层面,通过电影的梦幻机制满足他们的自我想象,象征性地化解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弥合的心理矛盾,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增强他们的心理自信,砥砺他们的个人意志,激励他们的人生理想,实现劝人“向善”的导向功能。 目前中国电影更多的是把作品的精神导向“前置”于电影叙事的表层形态,而对于观众个体心理的满足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对于观众自我想象的实现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进而在潜意识的层面上不能够真正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现在,不论是关于人生奋斗、发财致富的理想、还是对于纯真爱情与美满家庭的渴望,在我们的影像叙事体系中都没有形成一种“梦想成真”的经典模式。在我们的主流电影中本应建立在商业美学基础上的梦想模式,却被建立在所谓纪实美学基础上的真实模式所取代了。为此,一个电影“梦想成真”的美满结局往往被一个“梦想破碎”的悲惨结局所替代,包括我们那些浑身上下披着商业标识的主流影片,也没有深度模式上建立起可以进行类型化生产的梦想机制。 其实,不论是美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都是一种以梦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影像化艺术,电影的这种梦幻机制是潜藏在电影的叙事结构之中的内在属性。电影与生俱来就是“白日梦幻”,这个定义无论对美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都一样适用。中国观众对于电影梦幻功能的诉求不仅是针对美国电影,而且也包括中国电影。换句话说,他们不可能用一种方式看中国电影,再换一种方式来看美国电影,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电影心理的观看系统,看中国电影用中国的,看美国电影用美国的。所以,就电影的一般属性与普遍功能而言,美国电影中所具有的我们中国电影中也同样应当具有。 电影与其它艺术形式最根本的差异就在于它所涉及的精神领域不仅仅包括人的社会理性、家庭伦理、文化道德这些意识层面,电影梦幻化的观赏情景与梦幻般的语言机制,使电影必然进入到观众潜意识层面。尤其是在电影观众的心理认同机制中,潜意识的内容往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意识有时仅仅是冰山浮出海平面的一角。应当说,对于绝大多数电影观众而言,他们更需要、更乐于接受的是一种带有梦幻色彩的个人故事,而对于这个故事当中是否具有某种与现实生活相“吻合”的社会主题并不在意。当一种理性的、教化的内容超过感性的、娱乐的内容的时候,在相同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的电影可能就会显示出某种功能性的缺失,以至于最终使它们失去那些期望在电影中“寻找梦想”的人。美国电影商业化的制片体制使其在顺应电影市场走向的前提下形成了对观众想象欲望刻意满足的历史传统。从昔日的《人猿泰山》到今天《哈里波特》好莱坞电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梦幻王国,对于那些在电影中寻找乐趣与梦想、安慰与希望的观众来说,好莱坞电影成了他们的首选片种。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雄居世界电影市场的宝座,恰恰是因为他们能够不断地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白日梦幻”。 二、我们期望看到的电影中的批判是一种建立在人道精神与理想信念之上的理性批判,是一种面对历史必然趋势不断追溯的深刻反思。这种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观众在阴云笼罩的银幕下对现实感到绝望,对理想感到幻灭,对人生感到空虚 中国社会经过30年的历史性变革,当年那个穷困、封闭、落后的中国正越来越远离我们而去,一个富强、昌明、先进的中国正向我们走来。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相同的历史坐标下,一个贫瘠、灰暗、愚昧的中国却向我们不断逼近——固然这不是我们电影的全部内容,但是电影这种对现实图景的“逆向叙述”,不仅扭曲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本质,而且也悖谬于电影观众的基本心理诉求。坦率地讲,我们不愿意看到电影里的中国当代社会是一种没有梦想、没有道德、没有正义、没有人性的黑暗现实,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反对对现实的理性批判,而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在我们的电影将现实的批判,演变成一种失去了希望的绝望呻吟,蜕化为一种放弃了理想的低沉叹息。我们期望看到的电影中的批判是一种建立在人道精神与理想信念之上的理性批判,是一种面对历史必然趋势不断追溯的深刻反思。这种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观众在阴云笼罩的银幕下对现实感到绝望,对理想感到幻灭,对人生感到空虚,而是为了让他们为消除阳光下的阴影而振奋、为铲除前行中的羁绊而感到欢欣,为了实现内心的梦想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