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9)02-0055-13 一 相对于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批评等电影学的主要门类而言,电影美学的形成历史较短,体系也不太完备。而相对于西方电影美学而言,中国电影美学的形成历史更短,体系则更不完备。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才正式起步,开始逐步拓展。此前,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涉及到一些电影美学问题,但都是零碎的,而不是系统的,从总体上来看,尚缺乏自觉的学科建构意识。 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打破了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给电影界也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和影响;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则使域外的各种文艺思潮和电影思潮不断涌入,扩大了创作者与研究者的艺术视野和学术视野。同时,电影创作在1977年和1978年恢复、复兴的基础上,于1979年出现了大转折,由此,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一批各具形态的、有新意的影片为电影批评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电影创作的质量,推动电影创作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也成为电影界和文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美学的建设开始受到理论界的重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0年10月,《文艺研究》编辑部会同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召开了电影美学讨论会。会议“从我国电影创作的实际出发,联系国外电影艺术、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探讨了当前我国电影艺术提出的主要美学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要使电影适应‘四化’的需要,就要用科学的电影美学来指导创作。当前,电影比以往有进步,但质量还不高;我们对电影的基础理论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准确、不全面,须要提高电影文化水平,加强电影美学研究。要明确电影美学的对象,要研究电影的本质、电影的特性、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的表现手段,要研究电影心理学、电影观众学,要研究电影美学发展史。我们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电影美学。”[1]也正是在这次讨论会上,文艺评论家王朝闻提出了“建立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电影美学”[2]的命题。在中国电影美学发展史上,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不仅强调了开展电影美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创了电影美学研究的新局面;而且还正式提出了建立中国电影美学的目标和任务。此后,文艺评论家陈荒煤也就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认为:“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有一本中国的电影美学,就是说,在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文艺方面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的美学观点来写的一本电影美学。”并表示支持《文艺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电影美学的讨论,同时还强调“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讨论提高影片质量问题,是非常迫切、非常需要的”。[3] “如果说《文艺研究》编辑部和王朝闻是中国电影美学研究的最早提议者,那么,钟惦棐就是一位坚决的附议者和不遗余力的倡导者。”[4]作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他不仅主动承担了被列为中国社科院重点研究项目的“电影美学”课题,组织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还先后撰写了《中国电影艺术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电影美学》、《电影美学的追求》、《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与实践》等多篇论文,具体论述了自己对电影美学的看法。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相继主编了《电影美学:1982》、《电影美学:1984》等著作。他的上述论著对于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十多年来,电影美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之关注和重视,不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理论研究领域,而且作为一门学科进入了大学课堂。在此期间,学者们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出版了一批理论专著和教材,也译介了一些域外的著作和论文,总体来看,电影美学的研究成果不少。其中如郑雪来的《电影美学问题》(1983)、谭霈生的《电影美学基础》(1984)、李厚基等的《电影美学初探》(1985)、罗慧生的《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1985)、李幼蒸的《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986)、朱小丰的《现代电影美学导论》(1987)、胡安仁的《电影美学》(1990)、姚晓濛的《电影美学》(1991)、王志敏的《电影美学分析原理》(1993)和《现代电影美学基础》(1996)、孟涛的《银色的梦——电影美学百年回眸》(1998)、王世德的《影视审美学》(1999)、张卫等主编的《当代电影美学文选》(2000)、胡克等主编的《中国电影美学:1999》(2000)、彭吉象的《影视美学》(2001)、史可扬的《影视美学教程》(2005)、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2008)等著作,对电影美学的基础理论、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和思潮流派及中国电影美学的有关问题等,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论析和评介,具体显示了电影美学建设的实绩。 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也有了较明显的拓展,有一些学者对此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分析。例如,陈犀禾与钟大丰分别在《当代电影》1986年第1期和第3期上发表了《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和《影戏理论历史溯源》的论文,前者通过对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之评析,具体探讨了影戏美学的若干问题,认为“影戏”乃中国电影美学的核心概念,影戏美学是中国电影理论中的超稳定系统,是一种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电影理论体系。后者则对影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并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了论析。此后,郦苏元的《〈影戏学〉研究》[5]和颜纯钧的《“影戏美学”辨析》[6]等论文,也围绕着“影戏”美学观念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前者对徐卓呆的《影戏学》作了具体评析,并由此探讨了中国早期电影理论的存在形态和美学特点。后者则针对陈犀禾的《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的基本观点,阐述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与中国电影百年的创作成就相比,中国电影从理论上看很难说有什么太大的建树,‘影戏’只是一个出自联想原则的称法,它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从20年代开始就形成了一个与西方电影迥然不同的美学概念,而且也远没有建立起概念内部的丰富层次和演绎成为严整的理论体系”。显然,不同观点的争鸣也有助于深化对影戏美学的认识和理解。又如,笔者在2004年6月由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并宣读了论文《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体系》,[7]不仅强调了融民族文化认同与引入域外电影理论于一体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体系这一命题;而且具体论述了如何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以及中国电影的创作实际和观众的审美需求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体系等问题。再如,史可扬在《影视美学教程》中对中国电影美学进行了勾勒,具体论述了“儒家美学与中国电影”、“道家美学与中国电影”及“中国美学主要范畴与中国电影”等问题。金丹元在《电影美学导论》中,也论述了中国电影美学的基本文化内涵,认为“‘天人合一’与‘中和’思想是中国电影美学的重要基石”,“重视‘教化’与强调‘伦理’是中国电影美学的重要文化内涵”,而“民族尊严、时代印记与走向世界也是中国电影美学的特色文化”,并对“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内在联系”、“关于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伦理展示和民俗性审美”、“意象(境)理论与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等问题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和论析。至于胡克等主编的《中国电影美学:1999》,则是以影片个案分析的方式,围绕所选择的1999年出品的《不见不散》、《一个都不能少》、《那山那人那狗》、《国歌》、《洗澡》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影片,从艺术、技术和文化等角度探讨电影美学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工作者和创作者共同探讨分析,乃是该著作的特色所在。尽管对中国电影美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电影理论界对于是否需要创建中国电影美学,以及中国电影美学的属性、范畴和研究对象等问题,仍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