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中国电视屏幕绝不缺少题材,或者说,绝不缺少重大题材:春运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问题、世界金融风暴、改革开放30年纪念……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今天的中国电视纪录片所面临的困境依然是最常被我们提及的两个:市场和收视率。它们如同哼哈二将一般成了纪录片人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坎儿。于是,几乎所有的中国纪录片人都在众多题材随手可觅的情势下,寻求着市场与收视率的“突破”,或者遍访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秘笈”。那么,在中国电视发展的大趋势下,纪录片将何去何从?怎样的创作模式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突破口呢? 一、收视格局呈现变化端倪 从2007年到2008年,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收视率战争依然如火如荼,但总体而言,与中国电视纪录片具有密切关联的收视率格局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值得注意。 实际上,透过节目之争可以发现,不同的省级卫视因其定位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对频道价值和用户价值的理解程度不同,其节目竞争的策略也不尽相同。2007年天津卫视、江苏卫视收视大幅上涨的秘诀仍然在于内容资源的差异性和独有性,成功地培养起了频道的忠实观众群。 相比而言,山东卫视、辽宁卫视等一些覆盖率领先的省级卫视,由于在内容资源和新节目形态开发上缺乏利器,很难在城市主流人群中跻身于省级卫视的前列。 从全天市场份额的分布来看,竞争使得频道间的份额出现进一步分化,第一阵营与第二阵营差距在缩小,第二阵营份额在逐渐扩大,前15位省级卫视的市场份额占省级卫视总份额的80%以上,卫视全国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省级卫视份额进一步向强势卫视集中。从“省级卫视晚间(18︰00-24︰00)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大部分排在晚间前15名的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都有了提升,出现了强者愈强的趋势;而15名之后的省级卫视则没有明显的增长,今后的机会更少,因为其增长空间会被逐渐压缩。这主要缘于目前中国电视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的频道数量为14-15个,使“15名”在理论上成为了观众是否收看的分水岭。 在全国卫星频道中,中央电视台有12个频道收视份额超出1%,省级卫视有9个频道收视份额超过了1%,这9个省级卫视中,电视剧的播出比例、收视贡献比例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节目。 表现较好的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对频道收视的贡献率达到29.28%;另一个是辽宁卫视,对新闻节目,尤其是早间新闻的打造表现突出。新闻节目对频道收视份额的贡献达到20.85%。 值得关注的是,河南卫视的动画片、江西卫视的纪实类栏目虽然收视贡献比例不高,但已反超播出比例,这两类节目已经逐步成为所在频道具有一定优势的节目。 “娱乐+选秀+电视剧”三位一体的组合拳是收视率的绝对保障的神话开始发生变化。有两个重要的信号,一个是河南卫视被挤出了收视前十名,2008年上半年的排名中仅排在第14位,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剧的收视出现了明显下滑,一季度的收视份额仅为1.36%,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频道仰仗电视剧拼市场终于遭遇了滑铁卢。另一个是湖南卫视、安徽卫视虽然仍旧占据着第一阵营,但市场份额和收视率都出现了小幅下滑,其流失的市场份额多被身后的追赶者所获得。 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纪录片的机会,如果我们从中能够分析出观众的收视变化趋势,它将为我们勾勒出纪录片的发展走向,以及可能出现的转机。 二、评价体系的新倾向 在收视率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唯一评价体系的重压之下,纪录片的创作被压挤在了一个逼仄的空间。纪录片人的作品无法与电视剧、电视选秀与娱乐节目在同一个层面竞争,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的形成又遥遥无期,于是,纪录片栏目寄希望于政府的政策保护或者电视台在收视率评价方面能够网开一面,但最终能够保留下来的纪录片频道与栏目寥寥无几。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推出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在北京颁布,报告在业界首度提出以网络影响力为新型电视评价指标。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新型电视评价指标将弥补以收视率为核心的传统电视评价体系的局限和不足,同时也标志着电视节目有望告别收视率这一单一评价标准。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度以排行榜的形式提出了电视网络影响力评价的全新概念,它将弥补以收视率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传统电视评价体系的局限和不足。该报告的参与者之一、北师大博士李德刚说:“收视率是观众在强制状态下做出的一种被动性反应,既无法反映观众的主动性要求,又无法代表观众的真实满意程度,更无法测量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收视率指标评价的是收看电视的观众总数中有多少人的电视机正在播出着某个媒体的节目,至于电视机的主人是否正在关注该电视媒体的节目内容以及所持的看法等,却无从评价。这种单纯出自数字指标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网络影响力的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知名度指标,二是被关注度指标,三是网络收视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