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董希文受命创作油画《开国大典》。 在满怀民族独立和国家新生的喜悦和激情中,画家在空间狭小、物质环境简陋的画室中,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这件经典之作。当这幅凝聚着高超写实技巧和敦煌传统研究的油画被送进中南海,接受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的审阅时,毛泽东站在画前沉思半晌,说了两句话:“这是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国。” 这是文艺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一个生动故事。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的探索中,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扩展历史视野和政治广度,不断丰富文化含量和工业规模,总结这方面的成绩和经验教训,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随着新世纪中国国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中国核心价值观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承担国际事务的责任愈益加深,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将是一个更加繁重和迫切的任务。国际人士关心中国的发展,提出“中国形象没跟上中国变化”,①这更提醒我们,要潜心研究中国电影怎样面对21世纪的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问题。 一、银幕上国家形象的跨世纪变化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古老的民族欢庆新生,百废待举,希望和各国和平共处,急迫地想要跨进现代化建设的轨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却是反对势力的围堵和封锁,甚至还经历了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朝鲜战争。在冷战延续了近30年之久的国际环境中,国内建设也付出过沉重的历史代价。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国家形象的塑造和确立,始终是一个战斗和独立的主题,是一个外御列强、内唤不屈的民族主义形象。就中国电影而言,这一历史性形象,可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贯穿到90年代后期。油画《开国大典》完成于1952年,但历史史诗片《开国大典》却在1989年问世。规模巨大的战争系列片《大决战》、《大转折》和《大进军》贯穿了整个90年代的十年。这既标示了一种国家形象观念的定位,也折射了民族历史心理的延续。 但是当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国家进步和国力增强,特别是全球遭受75年来最可怕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时刻,昔日围堵和唱衰中国的发达国家,正以现实的姿态评估形势:“没有哪个国家会从这场金融危机当中获得经济上的好处,但少数几个国家(尤其是中国)将获得更强势的全球地位。”“危机爆发前,美国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经连续7年减少。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后25—30年间超越美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个新兴国家日渐增强的经济实力也提高它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20世纪50年代之初,还只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充满理想色彩的口号,但在当下,已经是一个全民共同努力付诸实施的现实任务。不言而喻,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写道:“‘事事不如人’这一鸦片战争之后一直缠绕着中国人的梦魇,至此遁入暗夜。晚近十多年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多有恢复,文化悲情意识逐步淡化,过去常常引发强烈民族主义的‘1840情结’,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愤青式的激烈反传统思潮同样渐失话语主导能力,极端文化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已成为边缘。”③一种新的、明朗的、多元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交融的国家形象话语,正呼唤着中国电影人去创造、去探索;一种新的中国电影生产力,正等待着国家主管部门和民间电影经营机构去设计和打造。 20世纪50年代之初,中国电影以《白毛女》、《钢铁战士》、《中华女儿》和《新儿女英雄传》,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引起注目,获得奖项,展示了国家形象,以刚毅、坚强、不畏牺牲的英雄主义,彰显了民族独立的主题。国家形象通过硝烟弥漫的战斗故事来确立,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民众争取独立和建构国家的历史进程,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的银幕话语。民族国家诞生的影像历史,主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漫长革命战争和抗拒外敌的中日战争,构成一种系统性的电影篇章,一直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及其续集系列。这在确立国内观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历史观的目标上,是充分地实现了预定目标的。但是,在面向国际社会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获取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人群的理解和共鸣方面,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国家形象的确立和传播,肩负着对内、对外的全面性、历史性的展现任务,这是民族国家生存在国际社会环境中的历史和现实处境所规定的。 在20世纪后半叶,展现民族国家形象的另一个电影文化策略,是拍摄中国古典戏曲片和营造古典题材历史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实现国家形象的传播。这一电影文化策略的软实力效应,以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请各国外交官观看戏曲片《梁山伯和祝英台》所达到的良好反映最为明显。爱情主题是人类主题。这部被冠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戏曲片所产生的国家形象传播效应,堪称50年代中国形象柔性传播的优化效果之最。但是,在左倾思潮泛滥、国际化视野狭窄的年代,这一经验非但没有上升为对外文化传播的可持续策略,而且淹没在1966-1976年十年动乱的滔滔浊浪之中。为期十年的文化革命运动,成为扭曲和损坏国家形象的非常岁月。 20世纪中后期,中国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向性、封闭性和强烈民族主义色彩,是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原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