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进路 在传播学理论中,广义的媒介是指一切能使双方发生关系或联系的人或事物;狭义的媒介专指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是指以图文声像等符号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它是连接传输与接受双方的中介物,包括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如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影,以及现代的电视、网络等。所以,媒介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物理形态。“媒体”相同于“媒介组织”概念,是指依托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把图文声像的信息进行有效组合、传播和营运,并对其拥有完整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机构,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影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媒体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单位组织,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而“传媒”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名词意义的“传媒”,它等同于“媒介”,即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二是作为动词意义的“传媒”,它重点是指对媒体信息的传播。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商品,更不容置疑的是,电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从法国的卢米埃尔两兄弟发明电影起,电影先后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单声道、模拟立体声,进而到数字立体声三个重要历程。现在,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电影的制作、传输、放映等各个环节,正从模拟技术全面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电影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一直致力于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中丰富的影像、色彩和声音,再现艺术家们丰富的艺术创作和想象,构筑人类的精神家园。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对其研究势必要和传播学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在电影学领域,已有学人给予关注和阐述。但是这方面的中文研究文献极少,而且主要涉及的是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微观研究。比如,研究电影编码、电影符号、电影信息损耗、电影的单向传导特征等等方面的内容。国内对于电影传播相近的研究有以下情况: 第一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媒介,如周涌《作为信息传播过程的电影》、邓烨《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闵杰《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李岚《影视受众接受心理比较论》。这些文献主要论及电影媒介的某一个主要方面。 第二种是从电影产业的角度谈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市场定位。这方面散论很多,专论也不少,主要是一些史料研究和经验谈,也有一些同国外的比较研究,如陆弘石主编的《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部分章节、李道新的《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陈山的《红色的果实:十七年电影中的类型化倾向》、孟方和陈墨的《观众爱看什么样的影片:重读中国电影史中的热门影片》,还有一篇硕士论文《战前中国电影企业概况与经营模式》。 第三种是关于文化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如尹鸿的《国际化语境中的当前中国电影》、游建西的《近代中国电影文化传播诹议》、戴元光和邱宝林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饶曙光的《社会/文化转型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90年代中国电影论纲》等。 第四种是电影营销研究,比较有名的是文硕的《建立电影的整合营销传播体系》一文,还有贾虹琳主编的《电影营销》、张维著《电影价值和营销哲学》。这些研究试图建立艺术价值的评估体系,但理论性不够强。这方面研究有些论文值得关注,如陈清伟的《香港电影的院线制》,刘浩东的《明星制与电影产业》、《电影营销问题刍议》,等等。目前电影营销在国内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是懂电影的不懂市场,懂市场的不懂电影。 国外学者关于电影传播的研究也不是很多,由于资料的限制,能见到的主要有[美]坎尔·李伯曼的《娱乐营销革命》,该书是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谈娱乐产业,其中有一章专门涉及电影的传播营销;考林霍斯金斯等人所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是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和电影的。 二、电影传播的整体模式 所谓电影传播,“是指以电影为媒介传递、输送社会文化娱乐信息的社会活动,是沟通电影生产与消费,实现电影社会机制运行的中间环节;它既表现为以电影为联结的编导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关系,又表现为以社会为本体的银幕与生活间的相互投射”。①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电影,就是要将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效果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大众传播过程。将电影放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下去研究,而不是研究被单独看待的、某一局部的环节。 涉及到电影传播模式与传播过程的问题,也许必须回到传播学史上一个重要人物那里去获得启示,这就是拉斯韦尔。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过研究。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即著名的“5W”传播模式(如图1):
图1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 在拉斯韦尔那里,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由五个部分组成:传播主体(传播者)、传播内容(讯息)、传播媒介(媒介)、传播对象(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效果)。在分析了传播的五个要素之后,拉斯韦尔又提出了五种与之对应的传播研究领域:对传播主体的研究称为“控制分析”,对传播内容的研究称为“内容分析”,对传播媒介的研究称为“媒介分析”,对传播对象的研究称为“受众分析”、对传播效果的研究称为“效果分析”。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事实上,传播学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一切致力于传播及其规律的科学探讨都离不开这五种分析,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这五种分析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