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68年“五月风暴”中电影的角色 法国同样存在着每整十年对一过往的重要事件进行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在1968年“五月风暴”过后的30年里,学界、媒体及各文化领域都有推出名为“20年后”或“30年后”这样的专题与专号,对“五月风暴”进行重新审视与反思。但是时值40年后的今年,情况显得反常地沉寂。围绕着“五月风暴”展开的各种研讨会、辩论会,难以提出能够激发人们兴趣的新主题,法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以1968年为主题的影片大都以新浪潮导演作品为主,巴黎郊区的影院则以放映当年极左派电影团体拍摄的影片为主,双方之间极少交叉。 此前一年的4月29日,当时尚作为右派总统候选人的萨科齐在其政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令人惊讶地发出清洗1968年遗产的号召,他称法国因1968年“五月风暴”而陷入文化及道德上的相对主义,销蚀掉了社会规范和人人应肩负的责任感。一场被称为左翼人士大暴动的社会风潮,被右翼党派拿做竞选的话题,说明1968年并未越过。 1968年“五月风暴”在之后40年,反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状态,当年令左翼青年学生与知识分子热血沸腾的事件,今日却难以形容与总结,当年的分野与割裂,如今仍然存在,倒要右派人士越俎代庖出场抢夺话语权,令人尴尬。 依照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的分析,1968年“五月风暴”假如非得要称为一场革命的话,那是一场“没有面目的革命”,或者说是一场青年大众的革命。他认为经过“二战”后二十余年的发展,婴儿潮诞生的新一代已经长大成人,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也正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消费时代的新阶段,战后新生代要向其权威的父辈发起挑战,争夺话语权,要求调整家庭、婚姻及两性等生产关系,以与新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相适应。因此,从其源起而言,“五月风暴”是一场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它率先从培养未来小资产阶级的大学中迸发,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① 其实,在“五月风暴”爆发之初,左翼党派诸如法国共产党、毛派、托洛茨基等极左派组织,即向其下属成员发出指示,勿要参与这场小资产阶级纯粹追求个人自由的社会运动。只是无人会料到这场运动会迅速地扩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五月中全国规模上千万工人参与到罢工的行列,第四共和国战后二十多年囤积的各种社会矛盾借此机会整体爆发出来,向威权、僵化的体制示威,才使得各左翼团体参与投入进来。在此时节,各种社会思潮流派犹如万花筒般旋转出来,其时单就左翼团体,就有接受苏共指导的法共、工会组织等正统派,受中国“文革”影响的毛派,归属第四国际的托洛茨基派,以及左翼无政府主义派别,国际时局主义(L' 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派别等等。 而电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但不是无足轻重,而且称得上是预言家和先知先觉者,而承担这一角色主要是一本杂志和一个人,那就是《电影手册》和戈达尔。1967年,尚无人察觉来年会有何等大事发生时,戈达尔的影片《中国姑娘》(La chinoise)以一个毛派学习小组,寄居于巴黎一处中产阶级住宅,相互之间展开辩论,策划袭击大学等,已经向人们暗示青年阶层正酝酿着怎样的躁动和不安。 假如《中国姑娘》还只是一个寓言,那么1968年初发生在法国电影资料馆的“朗格鲁瓦事件”(Affaire Langlois)则直接为“五月风暴”的爆发发出先声。朗格鲁瓦是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和馆长,电影资料馆一直以来是作为私营机构存在,但接受政府资助。为改善资料馆的收藏与管理,政府文化部长马尔罗指派了新的馆长,此举等于宣布电影资料馆公营化和朗格鲁瓦的退休。尽管出于好意,政府行为的武断粗暴引起业内人士的不满,尤其是号称为“朗格鲁瓦的孩子们”的新浪潮导演,以《电影手册》为阵地,在特吕弗与戈达尔的组织下,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签名声援及示威活动,并与防暴警察发生了打斗。该事件最后以政府撤回指令告一段落,宣告了反对派的胜利。 当“五月风暴”蔓卷全国之时,电影界也迅速做出反应,由导演、编剧、演员、技术人员、影评人及电影专业学生组成的“电影三级会议”(名字效仿大革命时代代表各社会阶层的议会组织,由《电影手册》建议),于5月17日在国立摄影与电影学校(ENPC)召开会议,发出改造现行电影体制,争取业内人士更大自治权的号召,高峰期在“电影三级会议”注册的电影界从业人员多达一千多人。②两日后,正在南部戛纳小城举办的第21届戛纳电影节,在特吕弗、戈达尔、路易·马勒等新浪潮导演的号召和组织下,以向巴黎抗议游行的学生致敬和电影界参与全国性罢工的名义,成功地使之中断举行。 基本上被抗议学生及教师占领的两所电影学校——国立摄影与电影学校和高等电影学院(Idhec),在“电影三级会议”的号召下,纷纷向学生发放摄影器材,到街头与工厂拍摄正在示威与罢工的场景。③ 假如说50年代末诞生的新浪潮一代年轻电影人,是以美学风格迥异的创作来与老一代分庭抗礼的话,“五月风暴”的发生,正是为他们及更年轻的一代,意图在投资、制作、发行等更广阔领域发起挑战,夺得更大话语权的好机会。而当六月份戴高乐重新以超过半数的全民公投选票坐稳政权,令“五月风暴”戛然而止后,电影界的年青一代,包括《电影手册》的编辑们,新浪潮的戈达尔,以及更年青的一代电影人,迈上了更为激进的路途,这一征途将一直持续至8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