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影片《集结号》的喧哗终于归于平静。看看那些激情四溢的评论,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可总觉得意犹未尽。不仅如此,从影片的总体传播效果看,和近年来的中国商业大片相比,《集结号》又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至少改变了此前《英雄》、《夜宴》之类的“大片”倍遭诟病的局面,因此,值得我们对之做更为冷静、客观的研究。 当然,针对这样一种传播效果,此前,已经有不少学者从纵向对比的视角,将之与同类型(战争片)的电影文本进行了解读,认为《集结号》的成功主要在于从叙事结构和叙事重心上改写了中国以往战争片的模式,从“战争胜利”和“英雄成长”模式转向从人道主义视角思考战争,[1] 开辟了一种新的战争片思路,体现出浓郁的悲悯情怀,等等。一部新作品的出现,从纵向对比的视角对文本特质进行审美解读,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知道,一部影片的传播效果的获得,是文本和受众需求遇合的结果。很多时候,受众所关注和认同的并不一定是文本中的创新点、并不是它的文本特质,也就是说,普通受众和研究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同一种东西。那么,普通受众在影片中寻找的是什么?约翰·费克斯在他的《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说,“大众的辨识力并不作用在文本之间或者文本内部的文本特质层面,而是旨在识别和筛选文本与日常生之间相关的切入点”,“使日常生活体验得以与之共鸣”[2]。换句话说,文本能够成为大众文化文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让读者从中解读出和日常生活、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来,这种相关性是大众文化文本获得受众认可的前提。那么《集结号》给人们提供了什么让人觉得和自己相关的东西? 一 迄今为止,人们大多都将《集结号》视为一部战争片,而我一直认为,片中战争场景虽占了不少篇幅,但它不是一个单纯探讨战争伦理的文本。战争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战争故事应该怎样处理个体生命和集团利益之间的关系,权力集团该如何对待个体生命等等,影片没有对这些战争伦理问题作过多的探讨,甚至没有像其他战争片,通过各种情节、细节去揭示战争的性质,通过描写人物的动机、目的,以诠释战争的意义及其和个体的关系。影片只是一味地呈现:所属兵团需要九连去打阻击,九连毫不犹豫地开赴战场;战场上不可避免地要有牺牲,战士们不假思索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不作解释的表现方式,透露出了创作者的这样一种认识: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它一旦发生,很难用应该不应该来判断。战争中,为了集团利益,什么样的战术都有可能实施,什么样的今天看来不合情理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你可以用今天的视角去质疑它的不近情理,但质疑不能代替事实本身,因为事实已经发生,除非你想回避或者改写(而这种对战争的理解,其实体现的就是普通个体的战争视角)。基于这样的理解,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个体,无论他们出于什么个人目的,无论高贵或是卑微,当他们能够信守承诺坚守阵地,甚至为集团利益不惜奉献出生命时,“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3]。也就是说,战争段落出现在《集结号》中的目的,不是通过战场上人的行为来批判战争主宰集团的对与否,而是通过残酷的战争场景呈现一群普通人在特殊的社会境况下的生命状态,其中表现出了创作者对生命价值的一种最素朴、最本色、最具平等意识的理解。这种生命立场,正是影片后半段故事的逻辑起点。 然而,不少研究者恰恰对影片的这个段落提出了质疑,认为任何牺牲都应该是有动机的,影片却没有交代47位战士的行为动机:“人物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即使不采用意识形态的表达还是有许多路径可走。但是这部影片在抽掉了宏大叙事之后,人物从内部被抽空了。找不到支撑他们行为的内在支柱。观众眼前的他们,成了一群冲冲杀杀的莽汉。”[4][5] “抽掉了动机,等于抽掉了人物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不仅人物的牺牲缺乏应有的意义,整个战争段落在故事中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沦为单纯的视觉奇观。实际上,不仅这种质疑是不成立的,恰恰是这种不作解释的呈现方式,反倒使影片没有使战争描写仅仅局限于战争的特殊性,而拥有了一种指涉一般人生的普遍意义。 一方面,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任何行动的确都是有动机的,动机之于行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说,动机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不作特殊说明,并不意味着行动没有动机。动机又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所谓内在动机,即个体的内在需求所产生的动机。依照马斯洛的动机论,决定动机的内在需要包含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等七个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和人的生存处境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存状况,人最迫切的需求是不同的,它自觉不自觉支配着人的行为,但却并不一定会明确地出现在人的认知层面。与此同时,人的行为还可能由外在动机所决定。所谓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比如社会风尚的挟裹,家庭的变故等等都有可能促成人做出相应的行动。这就意味着,支配自己行为的动机并不完全由一种明确的内在需要所支配,有时也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驱使。 战争状态下,个体的微不足道和孤立无援,使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成为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没有人可以例外。而这时候,希望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强大的整体来使自己获得一种强大感、安全感,是孤立的个体的必然选择。而军队对于个体来说,虽然充斥危险,但同时也是战时最具安全感、能够帮助个体缓解和克服恐惧心理的一个群体环境。战时,其实大多数士兵都是基于这种最基本的安全需要走入军营的,《集结号》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群再平凡不过的人物,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当然,即使是这样的普通个体,他们除了寻找安全感,也一定还怀抱有自己的理想。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姜茂才和吕宽沟在战斗间歇去到敌军尸体上找手表的时候,两个人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姜茂才说仗打完后他立马就回家和家人团圆;而吕宽沟则说他要“混出个人样”之后,再衣锦还乡。说明,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但是,在军队这个力量强大的整体面前,他们自己最初的动机和理想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群体需要,“像大家那样”或者“大家都那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支配个体行动的主导因素。影片中,王金存从一个怯懦胆小的书生,到最终战胜恐惧,成为勇敢搏杀的战士,并不是因为个人特殊的动机和理想的激励和促逼,而完全是受那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友们感染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集结号》没有特别交代战士们英勇作战的动机,是因为他们不是那种能和社会形成对抗关系、能牢牢把控自己的意愿和追求的、不被外力吞噬的英雄,而只是一群被集体力量挟裹着的普通人。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它们是一群简单的、没有任何目的性、连最起码的行为动机都没有的“莽汉”,因为他们有着清醒、自觉的生命意识,只是不得不顺从集体力量的裹挟。他们在战争中的这种命运,其实是普通个体面对强大的社会力量时都会出现的一种局面,只不过是影片将这种力量具体成了战争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集结号》中的战争故事已经不仅仅是战争的故事,而是有关个体生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