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8)06-0035-05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无疑是最近几年间引起各方争论和广泛评议的文化现象,也是2004年以来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对于“红色经典”的命名,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潮初始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相关研究发现,“红色经典”的始作俑者,不是电视剧界,而是流行歌曲界[1]。之所以把重新包装销售的歌曲磁带称为“红色经典”,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利润。因此,对“红色经典”的命名,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消费文化色彩,是消费文化在中国逐渐蔓延开来时,对几十年前诞生于中国土地上的“革命歌曲”的重新阐释,在这一特殊的语境中触发并带动了“革命文学”即“红色经典”的影视剧改编热潮。 2004至2005年“红色经典”改编为影视剧一下子热起来。尤其是2004年,随着几部“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相继播出,形成了“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潮流。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从2002年至2004年底,两年间有40多部“红色经典”电视剧列入规划批准立项,共约850集[2]。这些批准立项的电视剧大都在2004-2005年拍摄完成并相继播出,很快形成了“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播出和收视热潮。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转型时期的中国多元话语意义相互影响的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现象在社会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文化涌动。在艺术改编与创作方面,有电影《烈火金钢》、《飞虎队》、《敌后武工队》,有改编自舞台剧的小说《沙家浜》,有歌曲《南泥湾》、《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等,有歌剧《洪湖赤卫队》,有中国版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辐射到电视节目、电视栏目的策划与创作上,有广东台《生存大挑战》栏目的“真人秀”《重走长征路》、浙江卫视旅游版的《重走长征路》和崔永元主持的《电影传奇》等栏目、节目相继播出。因此,在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领域出现改编“红色经典”的潮流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从“十七年”文学的“英雄崇拜”、“文革”时期的登峰造极到新世纪的“消费革命”,呈现了中国从曾经“一元政治意识形态”到“大众文化”消费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多元文化共生格局的重大变迁。后者同时夹杂着多元文化的诉求,存在着必然的冲突与较量。“红色改编”正是多种话语交织、对话、博弈的重要领地。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潮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学艺术现象,而是意识形态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折射出复杂多样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多种方式的重新阐释更值得深入探究。 消费时代的文化构成是以最大多数公众的参与为特征的,公众不仅参与了具体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参与了消费文化的创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在大众传媒的参与下,普通受众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主体。以赢利为根本目的的消费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自然不会无视日益增长的大众文化需求,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满足市场需要并生产出相应的文化产品来,甚至利用消费市场中物质产品营销的惯用手段来刺激欲望、制造需求,从而形成了大众文化时代众声喧哗的景象[3]。“红色经典”的改编热潮,反映了改编者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进行影视改编的不同态度和种种策略,也引起了政治话语、商业话语、民间话语等多种话语的争议、交锋、较量、缠绕以及暧昧的认可,由此表现出时代语境变化后价值观的相应变化。 一、建构式改编加强了原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有关“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争论及其热潮的出现,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价值转型期不同话语立场、文化力量、利益观念相冲突的表现,是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政治性、艺术性及商业性在相互博弈中谋求协调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探讨影视改编的艺术性固然重要,但更有分析价值的是围绕“红色经典”影视改编过程所集中的各种利益的纠葛和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影视改编的方式乃是影视剧生产的重要方面,对影视改编方式的考察,不仅可以厘清影视剧生产的主要环节,由此也可以窥探影视作品中所负载的许多不易察觉的问题。针对不同作品可以有不同的改编手法,不同的改编者就同一作品其改编方式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建构式的影视改编是最能尊重原作的改编方式。所谓建构,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尊重原作的主要情节、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二是重视原作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内涵。这种改编方式在充分体现以上诸方面的前提下,通过形式上的创造来巩固原作的精神实质,从而加强原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大规模消费,要求作品大批量的生产,促使了文学生产能力的提高。然而,文学生产能力的提高仅仅是为文学经典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量”的基础,并不因此说明能够产生出更多的“经典”。这种文学上的“跨跃”式发展,恰恰是消费时代最突出的文化症候。因此,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影视改编者能坚持对原作的建构式改编实属难能可贵。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观众的审美趣味已与原作创作时期的历史语境有了很大的不同。尽管原作在创作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但是,放在当下,从一种媒介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媒介形式,不但要充分考虑因时过境迁而产生的时代隔阂,改编者还要面临目前市场需求所提出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