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批评早于中国电影创作。第一篇见诸报端的影评文字出现在1897年9月5日,题名为《观美国影戏记》,① 它比中国自己开拍电影早了八年。如果说,这还只是一篇描述性质的观后感的话,那么,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最早的电影刊物《影戏丛报》、《影戏杂志》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我国电影评论的起步。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评论一度达到了异常的繁荣。在民族存亡的年代,影评是爱国主义的号角,是传播与鼓动抗战精神的大旗。建国后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固然使电影批评一度十分活跃,从某种意义而言,也卓有成效。然而,与主流意识形态过于紧密的结合,也使影评未能对电影真正发言。影评的形式只有一种单一的政治评判。20世纪50年代对《武训传》的批评开这种单一的政治评判之先河,到了“文化大革命”,则越演越烈,并且为当时的极左政治所利用,演化成了电影的大批判。从《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兵临城下》、《清宫秘史》到《创业》、《海霞》,每一次电影大批判都与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影评有时是政治的筹码,有时成了罪恶的渊薮。“四人帮”中的姚文元,俗称“姚棍子”,便是靠对电影、对戏剧的大批判起的家;而影评大家钟惦棐1956年却因为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电影的锣鼓》竟导致“右派”的命运,身陷逆境二十许年。至此,电影批评已经彻底失落了批评的特性,成为政治的标签、权力的附庸。 重大转机自1976年的政治变革开始。而真正的变化起自1979年。随着揭批“四人帮”文艺路线的深入,随着人们对“十七年”间文艺思潮的重新认识,尤其是全国第四届文代会的召开与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会上致辞的发表,中国电影批评踏上了重新寻求现实主义批评传统的路径。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批评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扬弃,有坚守,有变更,有超越,有失落,而从中透视出来的历史意味,值得反思。 电影批评回到自身 1980年前后,我国文艺界一度掀起了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纷纷表示了对多年沿用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这一习以为常的批评标准的质疑。有人认为,文艺应以思想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为批评标准,有人则主张文艺批评的标准是“真”、“善”、“美”。电影界集中炮轰的是帮派文艺中的“假、大、空”现象及以“革命浪漫主义”作为挡箭牌的实质上的“伪浪漫主义”,进而进入到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呼唤。新时期的电影批评正是由此起步,继30年代之后,掀起了第二个电影批评的高潮。 这个高潮之所以能掀起,能发展,其根本动力来自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事实上80年代初、中期是解放以来最为宽松、最为自由的年代。这个高潮与30年代、“十七年”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努力使电影批评摆脱多年来的政治教条的束缚,回到自身和回归电影本体。它与改革开放同步,与对西方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引进同步,与电影创作繁荣同步,与当时由第四代导演和崭露头角的第五代导演引领的电影创新运动相呼应,将一直主宰中国电影批评的主要模式——社会学批评,转换为以关注电影本身为主的电影本体批评,并出现了我国电影历史上难得的评论与创作互为促进的景象。当年电影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如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的文学性、电影新观念、中国西部片、电影的娱乐性等,既是电影创作实践中突现的新问题,而对这些新问题的热烈的理论争鸣,又促使有诸多创新精神的电影作品的诞生。《黄土地》、《孩子王》、《盗马贼》、《红高粱》、《老井》、《黑炮事件》等影片的问世从某种意义而言是电影批评催生的结果,它们的出生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电影批评。 80年代初、中期中国电影批评的繁荣,不只是表现在电影专业人士之间,也表现在千万观众之中。崛起于中华大地的群众性电影评论当时被电影界人士誉为“惊天大潮”。这种现象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无出其右。当时发表群众性评论的《大众电影》印数高达960万,全国各类影评刊物多达四百余种,全国各级影评组织有两万多个,每次全国性的群众影评征文,参与者动辄数十万人,甚至数百万人。《高山下的花环》上映之际,上海市发动全市大评论,投入者竟有近千万人之多,真的是匪夷所思! 80年代真是一个电影文化大普及的年代,至今想来令人感叹不已。 电影批评走向多元 80年代中期,一场文艺批评方法论的讨论在文艺界热烈展开。1985年被称为“方法年”,全国性的“新方法”讨论会就召开了四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论被引入对当代文艺的研究,给文坛注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活力。而电影批评界也将视野从电影自身扩大,如导演谢飞所言“要全面认识电影”,“仅仅从艺术的角度去认识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其他角度去研究。电影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的观念应该包括商品、交流工具、艺术三个部分”。② 80年代中期之后,对电影本体性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深入,如对“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不仅表达了批评界对创作个性的不同评价与理解,事实上,也触及到政治、文化的深层内核,而对“电影娱乐性”的争辩,有些代表性的文章已经开始运用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等学科的知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