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戏曲电影创作,既与这个时期的中国戏曲和电影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由于自身的文化和形态特点而显现出自身的时代发展特征,作为中国电影特有的一种片种形态,三十年来的戏曲电影创作,虽然兴衰起伏,却没有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总是相伴而行;虽然有很多无奈之时,却也不乏自己的骄傲之处;虽然不是大江大河,却也一直是涓涓细流,绵延不断。 第一个十年 如果说1977、1978年的戏曲电影创作是摆脱文革电影创作的思想桎梏而向自主自由创作转型具有过渡性质的时期的话,那么从1979年开始,戏曲电影就出现了将近十年的创作高峰期。每年拍片数量6至16部不等,相当于文革前十七年戏曲电影创作的水平,这十年间拍摄的戏曲电影总数达百余部,发行数量和观众人数也都十分客观。这个现象首先说明,新时期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繁荣了文艺创作,说明广大观众对百花齐放的艺术作品的渴求和对戏曲及戏曲电影的热爱。其次,还应该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在文化变革、市场需求、电影生产体制等多重条件的互相作用下的结果。在这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戏曲电影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点。 首先,剧目丰富、题材多样。从思想文化影响来看,戏曲电影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创作高峰,更多地是由思想解放和文艺政策放开、创作活跃所带来的,直接体现在剧目的丰富和创作题材的多样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以前被批判的剧目的解禁和恢复。一批优秀的戏曲影片得以恢复上映,如《红楼梦》、《铡美案》、《杨门女将》等等。一些传统戏曲被拍成电影,如《祥林嫂》、《白蛇传》、《红娘》、《杨三姐告状》、《三打陶三春》、《铁弓缘》、《牡丹亭》等等。戏曲舞台上的禁区被打破,一些被批为鬼戏的优秀剧目,如《李慧娘》、《探阴山》、《乌盆记》等等恢复上演,其中《李慧娘》等被拍成了电影。人们对这些丰富的电影作品,对这些既熟悉又显得陌生的优美的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对那些艺术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喜爱。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唤起了广大中国观众内心世界中对这种文化传承的极大共鸣。 同时,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化和艺术呈现。在恢复旧有的艺术精品之外,这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创作品的积极涌现。一些取得舞台演出积极效果的新编剧目被搬上银幕,成为一时风尚。这当然也与中国戏曲电影在建国初的十七年形成的审美传统有关。这种做法既得益于计划经济特点的电影生产体制,又在客观上满足了观众的一种观影预期,典型作品有《七品芝麻官》、《升官记》、《清宫怨》、《哪吒》、《五女拜寿》、《巴山奇冤》。还有一些现代题材的戏曲作品被搬上了银幕,如《四姑娘》、《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这些电影蔚为壮观地活跃于银幕,也在客观上反映出当时戏曲舞台创作的活跃和与电影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二者共同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和批判精神在新的文化建设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次,观念开放、手法创新。这个阶段的戏曲电影创作,与整个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解放和文化艺术的活跃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电影与戏曲创作的嫁接形态,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创新观念的提出和开放心态的结果,更是戏曲创作成果的直接体现。其中一些作品,一方面追随了文学创作中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改编,对时代从内容上到文化时尚上进行了回应;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使得这时期戏曲电影创作也呈现出了与以前不同的创作风貌。如根据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的《四姑娘》,根据姚雪垠小说《李自成》改编的《闯王旗》等,非常具有时代感。又如《巴山奇冤》、《七品芝麻官》、《升官记》、《五女拜寿》等新创作品的戏曲原作本身就具有某种突破性,或在文化批判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或在讽刺喜剧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或在戏曲表演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等等,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戏曲艺术佳作,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创作启发。
《七品芝麻官》豫剧 在社会文化变革当中,文化批判总是伴随其中的,尤其是经过了文革的动乱后,人们痛定思痛,这种批判更是为新的文化的建设起着先行的作用,在电影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时代精神影响下的戏曲电影也自然被赋予了这种文化批判的性质。在一些优秀作品中,这种批判性表现得十分充分,并赢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可。应该说明的是,这种文化批判是以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表现的,因此在艺术表现当中所蕴涵的批判性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精神创作思路上的开放姿态和一种寓言化语境中的反正统意识,主要表现为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态度。在《七品芝麻官》中,通过基层小官隶不畏权贵,勇于为民做主,利用民间智慧,扳倒了诰命夫人,为民申冤。一句“当官不予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成了人人皆知的口头禅,流传之广,表达了一种民间渴望,这种敢于以下犯上的精神具有着明显的现实指涉。《升官记》则通过一个小官受命审理一桩官场公案,讲述了一个具有智慧而又正直的小官吏虽涉足官场上层,看透了为官的凶险和官场的黑暗,最后毅然辞官的故事,反映了对四人帮时期政治霸权的一种讽喻。《祥林嫂》、《铁弓缘》、《白蛇传》、《红娘》、《李慧娘》、《莫愁女》、《三打陶三春》等影片则从平民视角,表达了大众的一种世俗要求和对爱情、人本主题的确认。客观上也形成了对一种封建意识和文革中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这时期的另一部获得声誉的戏曲电影是越剧《五女拜寿》。这部影片通过传统的家庭伦理故事,从老父亲的被贬官,看出自己几个女儿对亲情的态度,表达一种世态炎凉的社会图景。这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其主要原因是剧情中表达了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信息,倡导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及善恶有报的思想。这一主题在经历了文革的八十年代初期,以一种才子佳人式的悲情缠绵故事讲述出来,自然获得了人们久违的道德和情感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