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电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日趋成熟的阶段,留下了一批能够“穿越时空”(郭沫若先生认定的“经典”标准)的作品,对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纵向看,作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成的中国电影,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同时承接了将近50年的中国电影传统;从横向角度考察,当时的中国电影并没有偏离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航道”,也就是在叙事层面上,更多地契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营造“银幕幻象”这一点上并没有要疏离的倾向。当时的创作者尽管是在封闭的创作环境下工作,但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仍然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十七年电影”的叙事走向。 一 好莱坞“情节剧” 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大部分西方电影不能在中国公共影院上映。但在1949年以前,在中国上映的电影85%以上是外国片,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西方电影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20世纪上半期,美国在中国平均每年发行电影超过350部,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几乎每天都有一部美国片上映,好莱坞在中国的平均年收入为600到700万美元。① 在发行领域,好莱坞大公司的院线可以直接进入上海,使得上海的电影人在第一时间就能接触和学习好莱坞叙事技法,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那个时代电影人的回忆文字,诉说他们在影院里拿着手电筒和笔记本学习好莱坞电影的情景。据夏衍先生回忆,电影初到中国,因为从事电影工作的人,从老板到导演、演员、摄影师,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这些半路出家的电影人拍出的早期电影,影片的情节、风格往往是模仿、照搬美国影片。② 吴永刚导演的亲历文字是这样描述的:“在20年代中叶,我看了不少美国的默片,有不少是荒诞无聊的,也有许多优秀的,有些情节、画面、演员特殊的表演、导演的手法,都留下极深的印象,至今未能忘却”③,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对吴永刚的启蒙影响是全方位的。据电影理论家邵牧君的分析,20、30年代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好莱坞感兴趣,正是因为它暗合了他们对电影的理解,都注重娱乐性,讲好故事,以情动人。④ 可见夏衍讲“美国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老师”是事出有因的。⑤ 从那部拍摄于1933年,当时轰动一时的影片《小玩意》中就可以看出,创作者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法则。随着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美国片彻底退出中国影院,但其影响并未消失,钟大丰认为在5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人们“不能再用好莱坞式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电影观,便转而求助于普多夫金和李渔。可是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的艺术样板仍是《吾土吾民》、《魂断蓝桥》一类的好莱坞情节剧”。⑥ 而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法国导演戈达尔早有论断, “十七年”中具有类型化倾向的中国电影在叙事功能上与好莱坞电影是殊途同归。鉴于“美国电影1950年前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和霸主地位,中国电影的叙事策略、影像风格以及主题倾向,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好莱坞的影响或者是应对好莱坞的强势而发展出来的”。⑦ 而毕克伟也通过对谢晋电影的解读指出他的电影中的因果逻辑来自好莱坞的“二元对立”模式。⑧ 总之,好莱坞作为权威的电影话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民族电影的表达。好莱坞的叙事模式是以“情节剧”为代表的叙事模式,“情节剧”被认为是“依赖轰动性效果的一种剧作”,⑨ 它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正像电影理论家阿兰·威廉姆斯曾经指出的那样,戏剧式电影的结构绝大多数是完形的,即不管结局是否是大团圆,叙事一定要完整,开头提出的问题,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对观众有所交代,情节中所有的不明确性都必须得到解决,要有“句号”。 第二,叙事上的公式化。“情节剧”的核心要素是有一条严谨、结实的情节链,通过这条情节链将故事和人物串联起来。人物设置上一般由对立两方组成,受欲望驱使的主人公(通常为男性),一个帮助者,一个对抗主人公的反面人物。好莱坞编剧遵守的规条是:是什么阻碍主角去获得他的需要?如果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后果是什么?“冲突”要占影片的四分之三篇幅,主人公要经历数次挫折,表明主要人物在和障碍斗争,在冲突中,情节不断地向前推进。 第三,叙事者往往是隐身的。讲故事的人把自己伪装起来,使影片看起来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叙述。剧中的人物始终处于被观看的位置,好莱坞电影的“造梦特质”是将观众带入到影像流程之中,观众的思绪被“缝合”进了影片的情节结构,创作者所宣扬或强调的东西无声无息地渗透进观众的潜意识里。 “十七年电影”不以票房和经济利益为终极追求,这是它区别于好莱坞电影的地方,但它们都以争取最大范围内的观众认同为己任,换言之,电影的大众化是中国当时政治化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共同追求的目标。而戴锦华认为,以商业为动机的好莱坞电影和以意识形态为宗旨的新中国电影大批量奉献给观众的,在本质上都是公式化和惯例化的作品,就是戏剧式电影模式。 二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 苏联电影承接了俄罗斯博大、深厚的文化传统,以丰富的内涵、充沛的诗情和成熟的表达方式,成为世界电影之林中的“常青树”。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925年,当时由田汉负责的“南国电影剧社”就放映过《战舰波将金号》。苏联电影默片时代的蒙太奇观念对中国电影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夏衍、郑伯奇等人先后翻译了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等专著和文章。新中国建立后,大批苏联影片的引进,比如《乡村女教师》、《马克辛三部曲》、《夏伯阳》、《列宁在1918》、《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影片,对中国电影的选题、风格和样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