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不断地在改革中发展、在曲折中奋进。应当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某一类教育独领风骚,率先改革,引领发展。而最近10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这是共和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辉煌成就: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尤其是生产劳动的结合,建成了学术型人才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双通道,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和发展冲动,到处都是改革的动力,到处都是发展的机会,这是在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未曾有过的景象。 一、从萌芽、起步到跨越发展和模式转型的60年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清末《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的中学后“高等实业学堂”,民国时期先后改称为“专门学校”和“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专科教育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虽然此类教育长期以来并未被归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但我们仍可将其作为今天所称“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条主线来进行研究。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通晓基本理论并能实际运用的专门技术人才”之急需,中央政府在恢复和调整大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发展高等专科教育,要求“教育部门和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起来,大量举办专科学校,开设各种专修科”,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补充。1951年的学制改革,对原有的专科学校进行了整顿改造;1952年学习前苏联经验进行院系调整,大多数专科学校被拆并到本科院校或降格为中专,后来重点发展中专教育,专科教育继续减缩;“大跃进”期间,专科教育一哄而上,然而办学条件严重滞后,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纷纷下马,“文革”中同其他教育一样横遭浩劫;直至“文革”后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总的来说,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专科教育在建国后的前30年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在长期处于地位不明确的状态下艰苦奋斗、努力探索,以其形式上和时间上相对大学本科“短平快”的优势,占得了精英教育体系中的一席之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无论是建国初期为“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培养急需技术干部所积累的初步经验,还是后来在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鼓励行业系统办学和开展半工半读的制度化实践等等。高等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目前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积累了历史的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的“名至实归”,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率先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号,“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由此产生。在当时,所谓“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本身就烙有明显的改革标记,突破了我国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国家“一包二统”的体制,突破了改革开放以前大学生一律按国家计划公费培养、包上学包住校包毕业分配的传统格局。此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三改一补”,即通过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职教育,并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的基本方针,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又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这一切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在改革中的举旗起步,在改革中的稳步发展。 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高职教育在近10年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也使高职教育的模式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并提出“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此后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从431所增长到116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高职教育招生数达到300万人,增长了6倍,在校生达到86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6%,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8年上升至23.3%,高职教育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由于教育部重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作为高职教育萌芽阶段的高等专科教育几经折腾却仍然目标不甚清晰,其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基本相似,只是由于学制短、学时少而采取压缩课程、简化内容的方式,强调学科体系,强调课堂理论传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改革开放以后,在高职教育的起步阶段,虽然职业大学在办学机制上开始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但在课程与教学方面仍然沿用学科模式,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实践应用,缺乏“职业”特色。正如199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的,“现有大多数短期职业大学在服务对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区别甚微。”不过由于当时的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普通专科教育虽然无法摆脱“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局限,但在学生数量和专业结构上都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全国普通专科教育毕业生数为42.5万,占普通本专科教育毕业生总数的51.2%,其中工学类专业毕业生12.7万,占普通专科毕业生总数的30%。在大学“正餐”严重匮乏、供需“菜谱”配比失调的环境下,不讲营养口味而能确保热量耐饥的“压缩饼干”依然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