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18(2009)04-0048-06 台湾地区教育体系与大陆类似,为普通高等教育(以下称高教体系)与技术职业教育(以下称技职体系)并行的双轨制,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台湾地区不论技职体系的大学或是高教体系的大学皆可设置研究所,研究所有硕士与博士学程,凡是具有学士学位者,不论毕业于技职体系或是高教体系,皆可互相报考研究所硕士班;凡获得硕士学位者亦可互相报考博士班。
图1 台湾地区教育体系示意图 近三十年前,台湾的大学教育系属精英教育,录取率在20%-30%,技职体系高职学生与高教体系高中学生的人数比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在7∶3。但最近十年,台湾地区随着产业的升级与变迁,基础技术人力的需求逐年减少,想获取较高文凭的人逐年增多,政府开始提倡教育改革。其手段有二:第一,广设高中与大学,让更多的人都能有机会完成大学教育;第二,辅导办学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再将绩优的技术学院改名为科技大学。因此,十年前专科学校改制蔚为一时风潮,高职学生与高中学生之比例也由7∶3降低达到5∶5,这就是当时台湾教育所称的打通第二条教育通道。1990年教育改革开始实施前,技职体系只有1所技术学院,其它皆为专科学校。1990年以后,专科学校开始改制,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成长,外加新增设之院校,到2008年,台湾地区大专院校数量共计162所[1],其中属技职体系之科技大学38所、技术学院41所,专科学校仅剩15所。但没有想到,台湾地区近十年来出现少子化现象,人口结构快速改变。出生人口数从1985年的346,208人,降为1995年的329,581人,2005年再降为205,854人[2]。学龄人口急速减少,学校愈办愈多,大学教育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蜕变成当今的普及教育[3],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级学校即将面临招生不足之困境(这其中,技职体系所受之伤害远大于高教体系)。因此,本文探讨之主题,即针对台湾地区技专校院招生之困境如何提高教育资源运用的效益问题。在此,以“建国”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务实经验为例,提出以学生为导向开创新格局之经营策略——共分为拟定招生策略与班级数、课程规划、辅导学生出路与建立两岸技职教育合作机制等四项,叙述如下。
1 拟定招生策略与班级数 由于台湾地区出生率逐年降低,学校数却逐年增加,本校为了稳定学生之来源,早在2000年起即与中部地区的高职与综合高中结盟(以下称为结盟学校),目前结盟学校共53所。由学校主导,定期要求各系老师赴结盟学校访问并参与该校各项活动,并伺机为学校做好招生倡导。由于高职与综合高中并无工业工程与管理相对应之类科,因此常造成在执行招生文宣时无法顺利找到特定倡导对象。因此本系与“中国”工业工程学会联络,藉用该学会制作的15分钟工业工程与管理的倡导影片,加上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以下称本系)所制作的介绍影片与简报,请老师赴结盟学校相关类科播放,亲自为该校老师与学生讲解。 此外,本系教师,每一学年度皆会以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四个向度,针对本系目前面对学生来源、学校间竞争、新增系科、替代系科与未来就业市场五个构面执行(SWOT)分析,确实明了处境,找出开发利基[4],以利在赴结盟学校执行招生倡导时,能为有志进入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之学子,导入正确之认知。兹将2007学年度本系执行招生策略所拟定之SWOT分析表叙述如下页表1所示。 当有正确的自我定位与认知后,接着就要拟定招生策略,并做好下一年度之班级数规划。拟定招生策略上,就战术层次而言,可透过下列方法达成:①经由广告媒体,增加本校之曝光度,有利提升本校之知名度;②参与小区公益与文化活动,建立本校形象;③除了主动赴本校结盟学校执行招生倡导外,并持续扩增结盟学校,以期建立长期伙伴关系;④建立本系发展特色,透过网络营销,设计符合学生搜寻品味之网页,供学子查询;⑤依“教育部”总量管制之配额,校内各系分析检讨招生市场变化,订定各系招生最适当之班级数;⑥藉由本系毕业之校友在其亲友及服务的单位倡导,稳固既有生源,开拓潜在生源。 2 课程规划 要规划学生四年期间所需研习之课程,首要考虑未来产业发展之趋势,亦即课程规划必须要与学生毕业后升学或就业之方向相契合。根据2006年2月台湾新经济简讯报导[5],“由于台湾信息通信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建经会对未来十年科技人力供需趋势进行推估,指出台湾地区未来10年中长期科技人力可分为12大类别,在12大类别中人力缺口最大的是电机信息;其次为工业工程;第三为工业设计;其余人力皆已平衡,甚至过剩。”这表明,具工业工程领域之专长未来在台湾地区就业行情仍然看好。同时,位于台中的中部科学园区第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年底完工,立即就有友达光电等16家厂商和两家大学创业育成中心进驻。该科学园区尔后营运之科技工业包括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类。这六类科技工业皆需要工业工程人力。由于工业工程与管理系课程规划之目标,即在培育具有工业工程与管理学识之专业人才,使其能担任未来业界在生产与管理方面之相关职务,并奠定良好之学识基础,具备能持续研究的能力,因此,掌握产业发展之趋势,培养业界所需求之人才,本系责无旁贷。本系课程规划之机制,为求慎重为三级四审制,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