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8)04-0104-05 一、默会知识及其高等职业教育意蕴 默会知识论为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默会知识在当今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价值。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默会知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也日益显现出来。 (一)默会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缄默知识、隐性知识、意会知识、内隐知识,是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相对应的、人类不可或缺而又极为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与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默会知识。”[1]默会知识植根于个体的行为、经验、观念、价值观、情感等之中,其数量远远多于显性知识,如果将人类知识看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显性知识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默会知识才是隐藏在水下的冰山主体,但因其隐藏在显性知识的背后而长期未被人类揭示出来。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日本著名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光隆指出了默会知识传递及其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一是群化,即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是不同个体交流与分享默会知识的过程;二是外化,即从默会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过程;三是综合化,即把概念综合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四是内化,即从显性知识到默会知识的过程。[2] 与显性知识相比,默会知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缄默性。默会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属于前语言知识,它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和论证,不能转化为某种确定的规则加以传递,正因如此,默会知识很容易丢失,很多民间技艺之所以失传,原因即在于此。这是默会知识最显著的特征。第二,情景性。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的问题或任务的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这种特定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当一定的问题或任务情景出现时,附着于个体的默会知识就会自然地被唤醒,再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当问题或任务情景消失时,人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三,个体性。默会知识是一种以个体直接经验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形态,是个体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领会、体悟而形成的,由于环境、经验、悟性、信念等各种差异的存在,个体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也因人而异。第四,优先性。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和悟性,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具有一种优先的本性,是主体理解、掌握、创建显性知识的前提和源泉,但这种相对显性知识的优先性对人们的学习和实践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第五,技术性。每一项技术规则都由严格规则(如操作指南、工作规范)和模糊规则(如技术诀窍)组成,默会知识是一种技术知识,是其中的模糊规则部分,它不能像严格规则那样可以编码化、规范化、程序化,只能在人的技术实践活动当中得以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默会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和公式等显性形式清晰表达与传递的,主要以经验、直觉、感悟和诀窍等内隐形式存在的知识,这种知识一般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方可逐步习得,并且在一定的情景下才能得以显现。 (二)默会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默会知识理论不仅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政策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领域,而且对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呈现出显性知识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对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都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第一,默会知识是高职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形态或类型主要是以‘默会知识’为特征、为构成、为本位的。”[3]默会知识在高职学生的显性知识获取、实践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默会知识是高职学生获取显性知识的向导。默会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的认知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个体获得显性知识的背景和源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或操作规程等显性知识时,如果不能获得应有的个体默会知识的支撑,往往只能形成一些“非常理性”而在实践中难于应用的空泛的概念和程序知识,无法达成对显性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把握。其次,默会知识是高职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的基础。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显著特征,而实践技能的习得与实践智慧的形成,往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性质,无法仅靠口耳相传来实现,必须有学习者个体默会知识的积极参与。再次,默会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哈佛学者布鲁克认为,知识创新并不仅仅是对客观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更重要的是发掘主体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智慧。[4]而这些“潜在的想法、直觉和智慧”往往不易被察觉且难以准确言明,是默会知识的直接体现,作为认识主体的高职学生只有充分挖掘其个体潜在的默会知识才能使创新得以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明确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可以明言的显性知识,更要注重高职学生默会知识的习得和默会能力的培养。 第二,默会知识是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仍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技能、师范性素养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而默会知识论则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首先,默会知识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尽管默会知识从显性知识的角度来看是不完善的、不清晰的,但它广泛存在于高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影响高职教师对显性知识的学习、运用和传授,而且往往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维、处理教学事件的方式以及实践教学技能的发挥。因此,在开展师资培养时不仅要关注高职教师知识的客观向度和普遍向度,还要注重他们个体默会知识的建构与生成。其次,以默会知识“外化”推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由于默会知识缺乏显性知识的公共性,是一种连知识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达的知识,其传播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更为艰难。高职教师默会知识“外化”就是高职教师深入挖掘、提炼并规范表述自身默会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促进外显化的默会知识在教学中的有效传递,而且可有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再次,关注高职教师自身已有默会知识对专业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高职教师自身已有的默会知识不仅含有推进其专业发展的积极成分,也存在着大量的影响其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消极因素,高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克服消极默会知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