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魏际刚撰文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在第一时间的应急物资保障总体上还难以实现。他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骨干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铁路网络结构薄弱,民航支线机场数量缺乏,公路通达度与衔接度明显不足,内河航道等级偏低等。东、中、西三大地带交通设施依次弱化,部分区域运网稀疏。此外,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 第二,组织机制不健全。应急物流的组织协调人员大多临时从各单位抽调,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拨、配送、回收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尚未形成中央有关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中央、地方和有关企业之间的联动组织机制。应急物流组织更多为临时性的,彼此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组织效率不高。 第三,应急物流企业发展严重不足。专业化的应急物流企业是应急物流体系中的重要市场实施主体,而国内专门从事应急物流的企业(如应急物流基地、应急物流中心、应急配送中心、第三方应急物流企业等)还相当缺乏。 第四,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不合理。一是救灾储备中心布局不合理。从物流合理化角度看,救灾储备中心应尽可能靠近受灾地区,以对灾情做出快速响应。二是救灾物资储备分散于各部门,物资保障成本较高。三是救灾物资供需失衡。我国救灾物资捐助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失衡以及救援初期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物资超常饱和,造成供应过多、浪费严重等问题。 第五,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建设滞后。国内尚未形成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空白立法甚多。现存的一些法律和规章,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通知”等方式存在,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够。一些指导性政策原则缺少可操作性。 魏际刚还提出了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一,完善网络化立体化交通运输系统;第二,重视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第三,构建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机构;第四,提升应急物流运作能力;第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第六,加大整合应急物流资源;第七,完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