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初步认识与产业起步 这一阶段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传统储运业态为主,绝大多数物流业务由工商企业自营,物流产业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中刚刚起步,自身的发展前景和它对经济社会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 这一时期,物流只是作为生产与流通的附属环节,物流业务也主要由工商企业自己完成,不进行独立管理与核算,国家也没有建立有关物流的专门统计制度。因此对这一时期物流业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等不能给予定量描述,只能从全社会物流运营方式与操作水平判断,生产与商贸易活动中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是当时较为普遍的状况。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产业的自发发展 1.社会需求推动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进入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国内企业面对成本压力,一方面要集中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和提高效益,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降低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来拓展利润空间,于是产生了物流专业化和物流外包需求。这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物流需求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在它的推动下,物流市场逐渐形成,物流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2.社会物流总费用较高且增长较快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一直较高且增速较快,1991年为5182亿元,2000年增长至19230亿元,增长约2.7倍。这一时期,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同期GDP的比重基本在20%以上,但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已降至19.4%,比1991年下降4.4个百分点。说明这一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物流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高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3.物流社会化进程开始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生产和经营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企业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开始寻求物流业务外包,由此启动了我国物流的社会化进程。然而,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包袱难以抛舍,多数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尚且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育尚不成熟,传统储运企业的经营形态和服务方式还未完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难以提供客户所需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使得这一时期我国物流社会化进程总体相对迟缓,第三方物流市场仍保持在较小规模。 4.物流企业与物流设施得到初步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传统储运企业仍是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形态,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理念与技术落后,物流组织与服务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尽管由于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正处于启动阶段,受制于体制和认识等因素,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深入落实,但也对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设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外运、中海、中储等一批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国逐步完善的物流发展环境中逐渐崭露头角。1994年,我国第一个民间资本创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成立,此后,大田、华宇、传化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民营物流企业相继成立。这些大型国有和民营物流企业很快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物流产业整合和市场培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21世纪初以来——全面开放环境中的有序发展 1.各级政府扶持物流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十五”规划,物流被列为大力发展的新型服务业之一;“十一五”规划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中央政府明确了我国物流业的定位之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表现出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先后出台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加强了对物流业的引导和扶持,使得我国物流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全国每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0年的1.73增长至2007年的3.05,表明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物流产业全面发展基本具备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基础,物流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更加突显。 2.物流产业结构渐进调整 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是我国物流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快物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高附加值及综合物流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2007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物流企业业务量增长最快的是包装量、配送量和流通加工量,2006年分别增长了182.8%、107.1%和62.2%;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97.4%和53.5%。表明现代物流无论是业务量、收入指标还是增长速度都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物流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得到优化。 3.物流需求结构更加不平衡 2000年以来,我国物流需求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工业品比重由82.2%上升为87.8%,农产品比重由5.6%下降到2.1%,其他产品比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形成目前以工业品为主的相对单一的物流需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