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9)11-0039-0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告诉人们,在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要强调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让青年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 一、如何理解“融入”和“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必须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里,必须对“融入”和“全过程”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准确的解读。 “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重视对青年学生讲授正面的道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也与以往有了明显的差异。一定条件下的灌输还是需要坚持的,但必须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沟通和交流。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渗透到青年学生的生活中去,渗透到各门学科教育中去,使青年学生通过自我感悟和思考,达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全过程”是指不能狭隘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限定在校园里,而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加以全面的理解。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成效。脱离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学校教育,往往是苍白无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应该在更开阔的视野中加以认识。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相一致的时候,社会环境的影响能够巩固和发展德育工作,反之,则会削弱德育工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加强家庭与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和推动,将是未来德育工作能否取得更大成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面临的新课题 1.如何在教育方针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工作落到实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只有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才能扫除思想障碍,在思想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工作落到实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知识和才能的重视大大增强了,这种倾向也必然要反映到承担人才培养的教育领域中。但同时也要看到,“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还有一定的市场。许多人把智育看作是“实”的,而把德育视为“虚”的,对德育的重视还不够,“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还未在人们头脑中牢牢扎下根。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每每论到才德问题时,总是把德放在首位:“才者,德之资也,德者,人之帅也。”“德育为先”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中德育处于优先和统帅的地位。知识和才能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是德育的基础,而思想道德素质规定和影响着知识和才能发挥的价值取向,是统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当前贯穿学校德育的一根红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首先是融入德育的全过程,换言之,“德育为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统帅作用,使青年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从当前学校的情况来说,中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升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能成为选拔的一项重要根据,从而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大学则是如何使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必须更好地贯穿到教育领域的各项选拔制度中,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不仅要进入思想层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落实。这种导向不仅是“虚”的,更是“实”的,有很强的操作性;不仅是“软”的,而且是“硬”的,有很强的制约力。 2.如何贯彻“以人为本、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目标的分阶段要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最大的可接受性? 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论是中国的孔子,还是西方的亚里士多德,都非常重视养成教育。特别是宋代的教育家朱熹,将个体德育的发展分成“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小学学其事”,“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大学明其理”,“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小学”的养成教育诉诸具体的操作,而“大学”的养成教育则注入了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