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0年来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来看,行政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借此提高行政机构的效能、效率和效益,提高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因为财政困难、公众压力以及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原因,纷纷开展了各自的行政体制改革,这场名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本质上是对政府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和管理方式、方法的积极创新。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力图使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系统化、规范化。而1993年以来的美国政府一直努力在各机构设立可测量的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和措施界定,为许多涉及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设定明确并且可以量化的标准。而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也都将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以此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对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不难发现,一场“成本更小、服务更好、质量更高”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在全球范围流行起来,而推动这场改革使得政府向着经济、效率、效能和公平(4E)转变的正是绩效评估这个外部机制下的强大引擎[1-2]。 建立政府绩效的核心就是把管理主义的理念和现代公共服务的精神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来,把内部控制和外部评价结合起来,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对公众需求的反应能力,同时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政绩观就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动方向,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行政作为。反思过去,政府之所以在决策和施政行为当中出现诸多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一套科学、有效、全面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没有为各级官员树立一种正确的行为导向,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监督基本缺失,而行政部门又缺乏自主改革的动力。建立由政府和政府部门以外的组织,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普通公众和专家学者来评议政府机构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工作绩效,就会对行政机构形成强大的监督效应,形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力。 (二)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的实践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脉搏已经与世界同步跳动,许多西方国家的发展和变动也对我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绩效评估热潮为我国许多的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许多机关正不断推行政府机构的效能建设、全面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而中国加入WTO本身就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表面看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直接挑战是面向企业的,但世贸组织的所有条文都是规定成员国的政府应该怎样做,也就是说,按照WTO的精神要求,我国政府应该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保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为此,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开展了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的有益探索,涌现了目标责任制、效能监察、全面质量管理、社会服务承诺制、行风评议等各种考评形式,财政部与四部委联合推出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科技部制定了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监察部发起效能监察活动。各个地方政府部门也积极探索:烟台市政府率先在建委试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河北省委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干部实绩考核制,北京市海淀区在行政机关推行效能考核办法,深圳市实施企业考评政府的活动,以及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甘肃模式”。 目前,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标准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实践上各地的力度仍十分有限,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法制不健全,没有完整的规划和相应的制度保证;(2)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在实践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3)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多数评估多限于经济方面,而忽略社会工作和民众福利方面的工作;(4)缺乏对绩效评价的正确认知,多数评价都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缺少外部评价,缺少对政府的实际监督;(5)评估的过程随意性大,缺乏严格规范的评估流程,容易收到来自政府内部的干扰,随意性大,准确程度和实用价值不高[5]。 这里,笔者要着重回顾一下诞生于2004年的甘肃省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甘肃模式开创了我国政府绩效外部评价的先河,是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从2004年起,甘肃省将全省14市、州政府及省政府的39个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评价主体以各地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业为主,到2005年评议对象扩大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所有企业。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同时还广泛参考了省政府评议组和评价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外部评价促使公务员由过程导向转向结果导向,把目光从“上级”移向“公众”,把重视程序和形式的工作方法转向重视效率、效果和效益。从操作层面上体现公民意识,为公民参政议政找到了切入点。同时,外部评价更侧重社会监督和导向,有利于社会的公共治理,有利于培养非政府组织,转移部分应当由中间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对各类政府机构分门别类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是第三方评价,企业家代表能够反映自己对政府的真实想法,说出心里话,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制约甘肃经济的根本问题和政府行政工作当中的失误。同时笔者还发现,尽管目前甘肃省绩效评价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公务员的行政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在两次评议过程中,各地州市政府都对评价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生怕自己在全省评议结果中名次靠后,特别重视绩效评议的数据分析和年度报告。将绩效评估的结果认真研究,从中不难看出甘肃省的绩效评价对于全省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巨大推动[6]。 (三)绩效评估的功能和意义 1.为政府机构提供组织信息,改善决策和管理的盲目性。绩效评估作为一种采集和处理政务信息的活动,为管理者提供有效履行职责、改善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政府绩效评估通过设定一系列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和严格规范的评价手段,对政府在特定时间和特定项目上的行为进行了解、考察和评估,总结公共政策和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并对得出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这些分析所蕴含的大量客观、量化的绩效信息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公共管理部门能够正确看待以往工作中的种种表现,同时对公共管理项目进行及时到位的调整和修正,不断完善公共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控性,最终提高管理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