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经济、资源、环保等政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逐步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当前政府在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相关行政职能的同时,更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效益机制作用,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政策体系,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 (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我国经济多年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全方位推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九五”后期和“十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重要调整阶段,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以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转变。在执行“十一五”规划中,将进一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使其有利于产业、产品、能源消费等结构的优化调整。二是,在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实现多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政府大力提倡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因地制宜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并积极推进科教兴农,以探索适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稳定发展的模式。三是,对工业进行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将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调整为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并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生产过程无害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二)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加大投入,同时力促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一是,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等工作,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偿利用。如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耕地占用补偿制度,使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在“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下,依靠技术进步,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并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如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节能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清洁能源行动计划,推广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三是,逐步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准确全面反映国民财富变化,实现自然资源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和合理配置。在财税、信贷、进出口和外商投资等政策上向资源和环保方面倾斜,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将节能降耗方针贯彻到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备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体系和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 (三)运用多种手段,综合防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力度,并在环保中更积极地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一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重点流域和城市的水污染防治力度,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推进农业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技术,保护和改善农田环境质量;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实行限期达标制度,并做到所有建设项目都符合环保要求,同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加强环境、气象监测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引导文明消费,实现资源节约、污染少的消费模式。三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明确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的环境责任,并合理运用金融、财政、价格等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从经济利益上激励各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如对环境污染治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废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在税收、信贷和价格等方面给以必要优惠;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并提高收费标准,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并逐步建立生态税收制度。 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人口、科技、教育等政策措施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顺应时代特征,在社会领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人口政策方面,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发展医疗卫生等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等。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以及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自20世纪70年代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完善的优生优育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就业、养老保障和医疗卫生等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二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地区差异扩大趋势得到缓解。三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加强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保证生活、生态环境的清洁、安全;开展防洪抗旱、防震抗震、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减灾工程建设,建立并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急救助体系,提高紧急救援能力,形成社会化灾害救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