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赤壁》使中国大片攀上了堪与好莱坞攀比的近亿美元投资高峰,而由此,在投资规模巨大、受众议论纷纭、票房收入高攀(超过3亿人民币)三者上,《赤壁》(上)几乎都达到目前中国电影大片最为顶级的层面。 对大片的研究再一次遇到关乎中国电影如何发展的尖锐问题。 几年来“中国大片”不仅成为支撑市场的主力,也成为大众与批评界共相集中议论的对象,几乎在众目睽睽的焦点视界中,大片一直纠缠在起伏跌宕的坎坷风波中:在2007年前,大片现象因为《无极》和《夜宴》遭遇到舆论前所未有的激烈批评浪潮时,它们的票房已然成为当年度重要的国产票房收成标志,于是口碑和票房的反差支持着不同需求的议论依据;直至2007年《集结号》将大片的票房和社会的口碑同步推向高点时,对大片的欢呼暂时性压过诋毁的呼声,对大片的认可一度占据上风;而2008年的《赤壁》(上)再一次重演着批评刺耳而票房攀升的大片现实图景,人们的惊愕重生,大片的诟病被放大成为批评口实。 及至2008年8月中旬,《赤壁》(上)突破3亿票房,围绕着《赤壁》(上)所牵连的关于中国大片功过得失的评判,再次成为人们忧心忡忡的话题。从中探析也预示着如何认知中国电影市场与艺术文化的现实与前景。 一、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的描述 毫无疑问,现在谈论中国电影无法避开“大片”话题,目前状况下漠视大片既违反电影生产大局,也违反大众心理期待与兴趣所在。大片是中国电影存在的现实,也是谈论批评的真切事实对象,切入其中展开可以看到中国电影的得失与纠葛的历史因素。就世界而言,世界格局中大片无疑也是主宰,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电影公司用于影片制作和营销的费用为平均每部1亿美元左右,与2005年的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制作费用占三分之二,营销费用占三分之一。这是在电影帝国操作发行的基本费用。挪用到中国,电影人在长期几百万创作经费的小制作背景下,借鉴国外经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了操作投资格局。伴随着入世和加速市场化步伐的进程,中国电影也逐渐进入“大片时代”,以前难以想象的超过几千万元人民币的一部电影制作逐渐占据上风,成为市场接受的主导对象。及至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33.27亿元,较上年增长26%。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8.01亿元,占总票房的54.13%,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2007年中国创作生产故事影片402部,实现了连续5年的高速增长,再创国产影片年产量的历史纪录。而2007年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67.2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其中电影“大制作”至关重要,内地上演电影票房过亿的只5-6部,过3000万的不到10部,1000万的20多部,但它们合起来占了一大半总票房数据。 到了2008年上半年,中国电影高升姿态在多向度上愈发明显:全国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8亿元,增加65%;进入院线市场的首轮影片票房1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9亿元,增加58%;观映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630万人次,增加65%;在首轮上映影片的16.56亿元可统计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为9.18亿元,占55%;进口影片票房为7.38亿元,占45%。2008年上半年,国产影片总票房首度超过进口影片,从而改变了2004-2007年连续4年上半年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不到30%的局面,国产影片票房与进口影片的票房倒挂,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而其中,大片已经是拔头筹的市场主宰,从春节黄金周上映的《长江七号》和在4月淡季上映的《功夫之王》,单片票房均超越今年所有上映的进口大片,包揽冠、亚军。归结来看,2008年上半年5部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了3部,合计票房5.15亿元,占5部过亿票房影片的67.55%,占首轮影片可统计总票房的30.28%。票房夺冠的是《长江七号》,达2.02亿元,成为上半年唯一一部票房超过2亿的大片。第二名的《功夫之王》,获得1.86亿元票房。《大灌篮》以1.13亿元位列第四名。而乘着东风,自7月10日起在全国上映的《赤壁》(上)连破多项纪录,在《赤壁》(上)上映前,国产电影首映日票房冠军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与冯小刚的《集结号》,均达到了1500万元。而进口片首映日票房冠军是《变形金刚》创下的2241万元。如今,《赤壁》(上)首日即收2700万元,无疑创造了中国电影放映的新纪录。《赤壁》(上)上映四天又获得过亿票房,上映8天票房突破1.5亿元,而11天时间又攻破2亿关口,打破了《变形金刚》创下的14天破2亿的纪录。7月29日,据中影集团公布的数字,《赤壁》(上)票房已突破2.6亿元,这也使得该片成绩超过《英雄》的2.5亿元,跃身成为国产大片历史上第二高票房电影。这一数字接近去年市场票房冠军《变形金刚》3亿元收入。 《赤壁》(上)成为大片支撑票房主体的又一个证明,也自然成为重新燃起争议的焦点。 二、中国大片市场生存的思考辨析 显然,上述数据梳理证明目前中国大片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对象,而是决定性的存在对象。大片时代是电影进入国际视野的一个标志。在电影生产和放映自给自足年代,当然也产生过好作品,但是在非市场开放的单一背景中的生产,狭隘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然限制了电影开放交流中的丰富发展可能。大片是市场经济时代电影艺术的产物,“大片”一词频繁被提及,已经说明中国电影走到了相对成熟但还在犹疑趔趄的阶段。可以说,未曾有大片意识的时代,是中国电影满足于传统的生产消费关系自得其乐的时代,那一时代也产生了适应彼时社会文化生活而不乏优秀的艺术产品。但随着时代开放,嘈杂的气息袭来,大片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争夺着市场的主导份额,也适应着观众潜滋默长的观赏需求。站在2008年的关口,大片审视已经不可回避地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评论的重要话题。2008年下半年开局注意力就被《赤壁》(上)夺走的事实,说明大片无可置疑地成为电影视线中心。由此可以引出如下的话题:大片出现,就是电影市场意识确立的标志,缺失大片未必缺乏电影文化,但没有大片就没有电影市场却是事实;也许可以进一步说,产生大片可能削弱电影的文化属性,但没有大片,就没有电影文化的新时代特点。在对大片的争议中,其实已经确立了大片是电影市场与电影文化意识交杂而须臾不能离开的重要视点中心了。以往时代尚可单纯谈论电影艺术、忽视大片的创作图景,一旦以开放的视野看电影,就无法忽视大片的市场生存意义,对艺术电影的怀旧怀想更证明大片一定程度的主宰现实。我们承认,褊狭注重市场的角度,可能把大片放大到主宰一切的至高无上程度,其实这和企图抛弃大片决定中国电影的市场一样,都不是我们期待的良好环境。但即便如此,问题也在于不能简单看待大片,只有站在市场和艺术文化结合的角度看待中国电影生产、生存与发展重要对象的电影大片,才能看清其市场生存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