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制片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北影厂到中影集团这30年的变迁,探究中国电影制片30年的发展历程。 1978年~1992年:在体制内进行探索 这一时期北影厂历经四任厂长:汪洋(1979~1984)、胡其明(1984~1988)、宋崇(1988~1989)、成志谷(1990~1993)。每任厂长既有对前任厂长经验的继承,又有因历史阶段不同而呈现出来的新特征。 十年动乱结束后,人们的文化生活亟待丰富,在观众需求的刺激下,各制片厂开始复苏,电影产量逐年递增。但制片模式仍沿用十七年的苏联模式,即制片厂接受上级的拍摄任务,靠国家拨款维持生产,由中影公司统一收购影片。计划经济既保证了电影业的正常运转,又保证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建国后十七年共生产影片633部,在“文革”时期绝大多数被停止公映。刚打倒“四人帮”,中央即责成文化部成立影片复审小组对这些影片予以解放。1977年元旦,第一批被“解禁”的6部影片《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东方红》、《天山的红花》、《平原游击队》、《秘密图纸》率先在全国复映。前4部都是北影拍摄或参与拍摄的。复映片增加了电影市场的节目,又远比新拍的国产片好看,一下形成了全国性的观影热潮。1979年全国电影观众数量高达293亿人次,全国年人均观看电影28次。但影片版权早被中影公司买断,所以票房收入与制片厂无关。随着社会整体物价水平的提高,单片制片成本不断提高,影片收购价虽然也在提高(彩色故事片在1973年由50万长到70万),但制片方与发行方一直存在矛盾。制片方认为发行方拿的好处多。汪洋一方面呼吁中影公司提高收购价,一方面主张制片厂应当拥有影片版权。文化部1980年(1588)号文件规定,中影公司根据发行需要所印制的拷贝量按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根据全国历史平均值规定发行公司所购国产故事片拷贝在99-120个之间时,按每个拷贝9000元结算;而在此限之外,则按每部影片99万元结算。因此,制片厂卖给中影公司的单价最高不超过108万元,最低不会低于90万元。从此,制片厂的收入与影片销售收入产生一定联系。但是,又有人提出大部分发行收入都被制片系统拿去了,挫伤了发行系统的积极性。此后,汪洋等厂长提出收购影片应以质论价的原则得到各方赞同,但具体标准不好定。广电部1987年(975)号文件规定,放开制片厂和中影公司拷贝结算的上下限,并提供了代理发行、一次性买断和按比例分成等多种结算方法。1989年又回到按拷贝结算,但把每个拷贝的单价从9000元提高到10500元人民币。 在这个时期,北影每年的制片数量增长缓慢,变化幅度不大。与全国每年影片数量增长迅速形成反差,在全国制片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递减趋势。1978年,北影出品影片10部,占全国当年39部影片的25.6%,四分之一强。1979年,北影出品影片11部,占全国当年59部影片的18.6%,不到五分之一。1980年,北影出品影片11部,占全国当年84部影片的13%,不到七分之一。1981年,北影出品影片13部,占全国当年107部影片的12.1%,八分之一弱。1982年、1983年,北影各出品影片12部、14部,均占全国当年影片115部、134部的10.4%,不到九分之一,达到最低点。从1984年起,北影影片占全国影片的比重开始回升,北影出品影片16部,占全国当年143部影片的11.2%,九分之一强。1985年,北影出品影片17部,占全国当年127部影片的13.4%,不到七分之一。1987年,北影出品影片23部,占全国当年144部影片的16%,不到六分之一。1988年,北影出品影片达到本厂历史数量最多的28部,占全国当年153部影片的18.3%,不到五分之一。此后四年,北影出品影片数量下降到20部左右,分别为19部(1989年)、18部(1990年)、18部(1991年)、23部(1992年),分别占全国该年影片129部、133部、125部、167部的14.7%、13.5%、14.4%、13.8%。 以1978年和1992年出品的影片进行比较,北影影片数量只增长了13部,1992年产量是1978年产量的2.3倍;全国影片数量增长了128部,1992年产量是1978年产量的4.28倍。北影制片的数量在全国的位置从占四分之一强,下降到不足七分之一。这一方面反映出全国中小厂迅速成长,实力加强,制片积极性和能力大大增加,使得北影这样的大厂作用相对减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计划经济的特点,像北影这样的大厂,它每年的拍片数量是固定的,是由上级规定好的,只要达到这个数量就算完成任务。 计划经济的另一特点是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在影片的题材内容方面也是这样。北影每年拍几部现实题材、历史题材(革命历史和古代历史)、工业题材、农村题材、青年题材、儿童题材等等,上级都有具体的比例要求。所以,看新时期初期北影每年的片目,就像是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大拼盘。但北影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新时期初期,政治反思题材是很热门的题材,成为一些制片厂的主打产品。北影却对此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许是有过在“文革”后期拍《决裂》、《牛角石》、《反击》的教训,在新时期,北影极少选择尖锐的政治题材,即使首先接触到这样的剧本,最终也往往与其失之交臂。既未产生像上影的谢晋那样专以尖锐的政治题材取胜的导演,也没有像长影那样在《太阳和人》受挫之后,又不避锋芒地拍出了《人到中年》。北影打的是文化牌,讲究的是书卷气。这点从北影热衷于改编文学名著最容易看出来。文学名著改编是电影剧本的重要来源,这在各制片厂皆然,但像北影那样重视文学名著改编的却不多见。建国后十七年北影多数名片来自名著改编,这使北影尝到了甜头。在新时期,北影几大导演仍乐此不疲。水华导演鲁迅的《伤逝》,凌子风导演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谢添导演老舍的《茶馆》,谢铁骊导演张天翼的《包氏父子》,陈怀皑导演姚雪垠的《李自成》中的章节《双雄会》。此外,还有阙文导演巴金的《寒夜》,王好为导演老舍的《离婚》,霍庄等导演老舍的《月牙儿》等。1981年,王炎编导当时的名著《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与八一厂的李俊撞车,汪洋仍支持王炎拍了下去。最显示北影改编名著雄心的,当属它在电视剧《红楼梦》已广受好评后,仍然在厂长胡其明的决策下,成立了庞大的摄制班子,花费长时间和巨资,将曹雪芹的《红楼梦》拍成了六部(第一、五、六部为上下集)的长片。这些历史名著影片反映的生活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有些迂远,但却昭示着北影在文化上的执著。而且,它们也为北影赢得了很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