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8)02-0050-09 众所周知,对于商业电影的认识和评价在我国是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的。商业电影在计划经济时代曾是一个贬称,专指西方某些一味追求市场效应、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低俗影片。而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逐渐接受了一种新的观念——电影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它必须通过商业渠道才能提供给观众消费(观赏),只有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才能收回成本获得赢利,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推动电影业的发展。因此就广义而言,绝大多数的通俗电影、娱乐性电影都可称为商业电影。同时我们还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商业电影与低俗和粗制滥造并无必然联系。因为很多实际例证已经证明,商业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商业回收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电影艺术性的高水准和独特性的——只有艺术性才能保障电影独具一格和赢得众多观众,因此商业大片通常都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相辅相成、统一于一体的。具体说来,商业大片都善于选择一个精彩的“叙事文本”,力求铺排演绎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情节,特别注重制造和利用明星效应,追求画面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近年来更是大量运用电脑特技制造令人惊奇震撼的视听效果;同时它还特别注重营销运作,常常在公映前投入巨资进行宣传炒作,并有针对性地安排上映档期。电影生产者和经营者由此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促进了电影的再生产,同时电影观众也通过观赏消费满足了精神娱乐需求,建构起一种“双赢”的利益模式关系。端正了对商业电影的认识之后,我国电影业于上个世纪末开始踏上商业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的探索之旅。 这一探索之旅最早应该追溯到1997年赢得票房佳绩的《甲方乙方》(冯小刚),而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问世则被称为中国商业大片的诞生之年。随后,《十面埋伏》(张艺谋)、《天下无贼》(冯小刚)、《无极》(陈凯歌)等跟风而来,表征着中国商业大片开始承袭美国好莱坞大片高成本、大制作、重娱乐性、走国际化等特色向前发展。而2006年可谓中国商业大片相对成熟的一年。这不仅因为冯小刚执导的《夜宴》表明中国最具大众影响力的三位导演(另两位是张艺谋和陈凯歌),最终走上同一条拍摄古装武侠题材的商业大片之路,宣告了中国商业大片时代的全面确立,舆论界对此纷纷发表评论,大唱赞歌者有,批评责斥者更有,可谓众声喧哗褒贬不一;也不仅因为《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两部商业大片在思想艺术质量上,较之先前的《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以往为人所诟病的故事性缺陷得到了有效纠正;还因为这些大片普遍获得了空前高额的票房收益,有效提升了电影业国产电影的票房比例。在高度重视经济效益的现代社会中,“票房价值”是观众与电影之间沟通程度的检测器,已成为电影观众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效应指数。国产电影要获得平等的自由的竞争发展,只能通过票房去普及观众满足观众,通过票房来滋养自身提高艺术。下面给出的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提供的一组权威数据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在2006年大片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票房突破2.5亿元人民币,《夜宴》的票房达到1.3亿元,《霍元甲》的票房达1.01亿元,《宝贝计划》收获9700万元,《墨攻》收获6700万元。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大片尤其是古装武侠题材的大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品牌和票房保证;更还因为这类商业大片把国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现代商业投资经营理念成功引入中国电影界,有效激活和带动了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的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无论在影片风格还是在电影宣传营销以及发行上都呈现出一种高度趋同好莱坞电影现代商业化的特征。当年《英雄》所表现出的诸如景观电影的形式、古装武侠题材、悲剧性内核、国际化制作、海内外并举的市场发行和明星制等商业性元素,在其后继者尤其是2006年的这两部大片中一再重复甚至更为强化凸现,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古装武侠商业大片类型。 然而与这类商业电影的基本成熟极不相称的却是我们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相对滞后。由于对商业电影概念的模糊界定和中国电影内部分化的不完整不充分,业内的电影批评仍然主要秉持艺术片的评论尺度,而没有考虑到商业大片片种的特殊性和评论工具的匹配性与适应性。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纯艺术化或伪艺术化的批评显得尤为不合时宜。对此,一直追求电影商业化的导演冯小刚直接表述了自己的不满:“在中国没有商业片的权威,作评论的人往往是用艺术片的尺度去判断商业片,不同的液体用同样的试剂,那评论也评不到点子上。”[1] 必须承认,冯小刚这些话的确击中了本土电影批评严重滞后的软肋。因此,针对正在成型和成熟的商业电影模式,我们应该重建对症下药的电影批评话语,真正实现电影理论对电影实践应有的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从这一意愿出发,本文将选取2006年票房效益大获成功的《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两部影片,从其影像元素中的叙事文本、摄影艺术、色彩和音乐以及这一类型片所独具的动作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我国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古装武侠影片在艺术和商业上的相对成熟与不足,以促进这一商业电影类型的更加成熟和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 众所周知,商业大片最重要的质素就是成功构设一个能牢牢吸引观众的“叙事文本”,这“叙事文本”通常所指就是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其实这也是电影虚构叙事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艺术元素)。评判一部影片的“叙事文本”是否精彩,其实也就是要看影片的故事是否生动曲折而又内涵深厚,结构框架是否整饬严谨,情节推进是否波澜起伏、是否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诸如故事的来龙去脉、层层因果,人物性格的鲜明个性和丰富复杂,戏剧冲突的高潮迭起、情势陡转、最终结局等等,是否得到机智巧妙的编排和张弛有致的构造,是否具有丰富完整、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叙事魅力。因此,影片一系列叙事环节的设置,各种叙事技巧的运用和叙事策略的谋划,以及富有个性的“叙事话语”的驾驭乃至本文整体叙事结构的巧妙搭建,都有力地表征着“叙事”作为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所闪烁出的熠熠光辉。从这一角度来看《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相当成功的。两部影片所采用的叙事方式,皆属于波德威尔所谈论的那种好莱坞经典叙述模式,即“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2]。这种叙事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事件的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叙述动力、以时间的直线顺序发展(从前→现在→将来)为主导来组织叙事。它具有相对清晰的叙述功能指向,整个故事情节错综交织、环环相扣,事态从点到面、从小到大、从平静到危急渐次发展;矛盾冲突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尖锐,直至推出那个必然要出现的转折点,那个导致一系列结果发生的总根源。同时,在这种情节繁衍和推进的过程中,又并非一种平铺直叙式的呈现和讲述,而是注重利用制造悬念、埋伏机关、构设圈套等叙述技巧,强调通过对叙事信息的繁与简、藏与露、铺垫与照应的巧妙驾驭,使故事一波三折、有张有弛,逐次演进,强化本文结构的叙述张力,从而顺利实现操纵和控制观众的观赏心理与情感需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