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功用正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放眼国际影坛,美国电影的影响力首屈一指。《星期六评论》周刊如此赞许好莱坞:“一个地方的一小群人,竟对世界各国千百万人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也许是没有前例的。”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作深入探究。 一、商业基础 追根溯源,美国最高法院于1915年就爱迪生电影公司专利权诉讼案作出裁定,认定“电影是一种以追求利润为第一需要的简单的纯商业活动”。此举一锤定音,使美国电影业从襁褓时代就走上受法律保障的商业之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做大做强的。 美国政府和世界上不少国家投资本国电影的做法不一样,除了战争时期资助摄制战时新闻纪录片之外,美国电影均由私人投资,片商在承担全部风险的前提下独享商业利润回报。当然,美国政府也很重视本国电影业,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一般不直接过问电影内容生产,而是着力推进美国影片向世界各国输出,在保护商业利益的同时扩大美国文化的影响。与美国电影业关系最密切的政府部门首推商务贸易部,这种关切主要基于出口方面的考虑。如20世纪30年代,商务部曾提醒好莱坞制片人:动作片比起依赖对话讲述故事的影片,在海外非英语地区更有市场。1942年“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一个“电影署”,隶属“战时新闻处”领导,其顶头上司戴维斯声称:“将宣传思想注入大多数人头脑的最简单途径,是让这一思想以娱乐电影为媒介,在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被宣传对象时达到宣传目的。”①这种“娱乐第一,宣传第二”的观念实际上早已成为好莱坞从业人员的本能。他们还有另一种商业本能,即“在所有时间、所有地点,取悦所有人”。美国电影分级制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据测算,假如某部影片被评为NC-17级,观众便会流失25%左右。因而,好莱坞大公司为谋求利润最大化,基本上放弃投产NC-17级影片,尽量使自家的出品老少咸宜吸引更多人观看。 根据半个世纪以来的统计,好莱坞影片投资额逐渐上升,近年更呈飙升势头:1961年每片平均成本为150万美元;1972年为200万美元;1977年为750万美元;1980年突破1,000万美元;1995年大片成本骤升至3,640万美元;2000年又升至5,480万美元。这里必须提到乔治·卢卡斯1977年执导的《星球大战》,被视为豪华奇观大片(spectacular)的始作俑者,开创了大投入、大产出的“星战”赢利模式。历经28年马拉松般的征程,卢卡斯于2005年推出最后一集《星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终于拼完了让千万影迷翘首以待的“星战拼图”。数据显示,《星战》系列6部影片累计创出35亿美元票房,衍生产品的销售高达80亿美元,诞生了一项好莱坞商业神话新纪录。好莱坞审时度势,“钱是靠巨片赚来的”(money is made on hits)这一理念迅速导致资金流向大片。自1995年起,每年都有10多部票房上亿的大片面世。这类高概念电影为确保“可营销性最大化”和“受观众欢迎程度最大化”,设定主创人员的门槛是“近三年影响力排名前10位明星”和“近三年影响力排名前20位导演”,以便利用主创人员的超强名气策划媒体事件,集聚票房号召力。好莱坞大片习惯采用饱和式发行,即一部新片同时投放最多数量的首轮影院上映(2,000家以上),通过密集型广告攻势,刻意造成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激起人们争睹为快的观影欲望。目前,好莱坞已出现品牌电影大拍续集的保守趋势,为的是利用前一集的票房余热进行“预售”。虽然续集片背上“因循守旧”的骂名,却要占到全年票房总量的四分之一。2007年夏季档期便有《蜘蛛侠3》、《史瑞克3》、《加勒比海盗3》等8部续集大片扎堆登场,竞相争夺观众的眼球。 20世纪70年代末,好莱坞体制之外的独立电影开始露头。舆论界推波助澜,还生造出“独立坞”(Indiewood)概念。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夹缝中,独立电影不时蹦出几匹黑马。例如《女巫布莱尔》(1999)制作成本仅3.5万美元,全球票房却高达2亿美元。好莱坞巨头对独立电影采用“招安”对策,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建了专门发行独立电影的机构,如索尼公司旗下的“索尼经典”、时代华纳旗下的“新线”、迪斯尼旗下的“米拉麦克斯”等等。这些大公司的动机有三:一是发行独立电影有钱可赚;二是独立电影人才是可以利用的智力资源;三是独立电影可作为商业电影的补充,丰富影片种类,满足各类观众的需求。② 好莱坞业界一向关注技术进步,意识到高技术为电影吸引更多观众提供了持续动力。回顾一个世纪以来,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宽银幕电影、数字电影……好莱坞哪一步也没踏空,在科技硬件上始终领跑世界影坛。好莱坞圈内常有惊人之语,其潜台词耐人琢磨。譬如,“我们在电影院卖的是电影票,不是电影。”这等于说电影是一种有偿消费,顾客进电影院理应得到特别的享受与服务。不妨举两个事例:1911年,芝加哥地区屠宰业首创大面积冷冻工艺;1917年,芝加哥市“巴拉班和卡茨连锁影院”便利用这项技术率先开放冷气,至1925年普及全美所有影院,使电影院成为民众消暑的凉爽场所,也使夏季放映淡季变成了最好的档期。第二个事例,20世纪60年代城市居民纷纷迁住郊区,造成观影不便。1963年堪萨斯城一幢购物大厦内开设第一家“双厅影院”,此举开拓了电影放映多厅业态,留住了来商场购物的客流,提供尽可能多的影片供男女老少自由选择。“观众是上帝”的口号,就这样一一落到了实处。 狄克逊有篇奇文《电影完蛋的25个理由》,笔锋犀利:“在会计师、经纪人和营销专家统治下的当代好莱坞,既缺乏创造力又缺乏激情,似乎愚蠢得只想翻拍旧作(包括电视剧),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再有任何创新。”狄克逊一口气历数电影的24个“不是”,但最后一个即第25个理由却是:“然而,即使发生了这一切,电影还是会永远存在下去。”他还用“我们这些全球影像从业人员”的口吻,不无乐观地宣称:“不管电影媒体在随后的年月里怎样变化,它都会继续立足于过去,并且勇往直前。”③对于好莱坞电影未来的影响力,也可作如是观。 二、娱乐诉求 早在1907年,有位经营娱乐业的美国老板洞悉顾客的需求:“他们不是带着严肃的心情,也不想面对严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拥有足够的严肃,因此他们所要求的基调有所变化。任何事情都要和日常体验不一样,展现给他们的东西必须包含生命、动作、情感、轰动、惊讶、冲突、速度或者喜剧。”在美国,经营电影意味着将影片变成人人乐意购买的商品,从愉悦观众中获取商业利润。邵牧君先生近来力排众议,将电影定位为一门“消费艺术”,强调电影必须以庞大的观众群为销售对象,“一切娱乐电影都首先要求抓住观众,诱发他们‘非看下去不可’的观赏兴趣,并始终保持高度愉悦的心情”。④在内容上,好莱坞影人恪守“3S”原则,即惊奇感surprise、悬念感suspens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一部影片有这三样东西垫底,何愁观众不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