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类型化顺应主流电影商业化发展趋势,但是并非轻而易举地加入一些商业电影元素即可大功告成,而是需要制作者和创作者认真对待,因为在当今世界,电影类型化确属难题,更何况在中国这个市场经济尚有待深化的环境中。本文尝试剖析这些难题,以寻求应对之道。 培育稳定观众 难题一:能否培育出对商业电影有长期需求的稳定的观众群体?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已是大势所趋,类型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主体将会举足轻重,必将促使各种电影观念向商业电影观念靠拢,接纳乃至奉行商业电影美学。 类型电影演变历史与观众兴趣态度变化联系密切。类型电影要同时满足来自不同阶层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观众完全出于自愿的娱乐消费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一定的精神需求。观众观赏需求被大体划分成不同类别,由不同的电影类型分别予以满足,如果这些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制作者就可以按照其形成的模式生产,从而保证一种类型形成历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电影类型是市场长期选择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不需要特殊政策鼓励扶持,只需要提供并维持公平竞争的环境即可。任何精心设计的电影模式,无论理论推导多么完备,能否成功,并历久常新,都需要经受市场的汰选。这种商业竞争经常体现出来自广泛观众的集体无意识。与精英文化相比,可能粗糙乃至粗俗,即便如此,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尊重观众的选择,无须越俎代庖,人为干预。因为类型电影是由制作者、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建构的,缺少观众反馈,任何精心打造的电影类型也难免寿终正寝。由此可知,找到稳定的观众群是维持类型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大部分类型产生的年代,观众多数以家庭为单位,每周定期观看新片,习惯性地对特定类型上瘾,并对即将上映的同类影片充满期待,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类型电影文化由此奠定厚实基础。 在当今社会寻求稳定观众绝非易事。在世界范围内类型电影被无情的首要竞争对手——电视逼到绝境,各种细化的电视节目长期大量供应,方便快捷,使观众的观赏需求基本得到立即满足。尤其在中国,大部分类型电影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已经被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长篇连续剧取代,它们吸引盲目跟从的观众上瘾,从而占据甚至预先支配了观众的大量闲暇时间,包括很多原本不打算用于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况且,观众在做出选择时使用的是遥控器,方便快捷远超过在影院售票处挑选影片。录像机、影碟机大量倾销,令电影的处境雪上加霜。电影爱好者除了购买大量碟片,还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各种影片,这使观众仿佛独自占有一座电影资料馆,随时调用。网络同时提供大量相关信息,供挑剔的观众参考,使之轻易超越盲目挑选阶段,更导致对电影类型痴迷的观众分流。甚至连电子游戏或网络游戏也在与类型电影争夺观众,所有扮演一定角色的游戏,基本原理都来自影视剧中的认同机制,只是由于便于主动参与,因而比看电影更有主体感。它们都是由电影特别是类型电影机制孕育而成,如今却毫无例外地成为类型电影的天敌。类型电影在与这些后起对手竞争时,如何扬长避短、出奇制胜是需要全力以赴认真应对的。 首先,要使类型电影面对更多的个体观众。如果说主旋律电影主要面对的是集体性观众,艺术探索电影满足的是少数精英观众,那么,类型电影满足的是以个体面目出现的大众。电影放映的应对措施应是:继续将以集体性观看为主改为个体性观看为主;以接受教育为主改为休闲娱乐为主。需要打破按照行业或职业身份划分观众的惯例,以类型划分电影代替以题材划分电影,使每一部影片都成为每一位个体观众可以在市场上随意选择的大众化文化商品。 其次,需要让观众乐于参与,体验到更多的主体性感觉。尽管这方面与网络相比先天不足,但是也并非毫无优势可言,关键在于塑造出乐于认同的形象,让观众不由自主地看作自己的化身,或与自身密切相关。让观众在主观认同与客观关照之间做出随机选择,尽量保持自由状态,不要施加精神压力。 电影类型需要在尊重观众自发选择中自然形成,这种条件可能要经历多年才能具备。中国电影创作者和观众需要极其耐心地在绵绵不断的历史中营造类型。尽管可能一时尚未结出硕果,但是在营造过程中创作者必然可以积累丰富经验,加深对于类型电影的理解,观众也由此凝聚,将自身的审美要求不由自主地奉献出来,融入类型电影美学之中,电影类型化正是这种缓慢的蜕变过程。而每当出现观众大量流失的状况,则是拉响了紧急警报,只要积极变革,很有可能带来新的转机。 把握文化冲突 难题二:当今的电影制作者、创作者和文化研究学者能够把握潜在支撑类型电影的文化冲突吗? 导致大量观众持续不断对于一些类型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在于,类型电影是对于社会的基本文化冲突通过娱乐的方式加以关注和表现,并且试图在想象中给予解决。不同的类型往往体现不同的文化冲突。 在整体上,中国电影面对的文化冲突是个体与社会的冲突。在中国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发展至今尚未成熟的现代社会,注重群体性都超过个体性,中国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的类型电影,而从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准类型电影中已经能够发现偏于群体性的特征。 任何一种类型都是从个别的影片发展起来的,如果它没有自生自灭,必定得益于适当的社会历史条件。在1949年以前,以群体性为主的电影大都产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因为只有这时,群体性要求才可能压倒个体性诉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电影主动承担起振奋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1949年之后,电影用于表现政治斗争、阶级冲突时往往得心应手,原因或许在于政治斗争的敌我矛盾与突出群体性电影中的冲突便于形成一一对应的同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