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有着辉煌的历史。1895年11月1日,斯克拉达诺夫斯基(Skladanowsky)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机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面,它甚至比卢米埃尔兄弟同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的那次著名放映还早了近两个月。上世纪初的“室内剧”、“表现主义电影”、30年代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创作和六七十年代的“新德国电影”都是世界电影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理论领域,德国也贡献了阿恩海姆和克拉考尔这样大师级的电影理论家。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新德国电影”运动式微,德国电影也陷入了沉寂。 “新德国电影”衰落了,一个统一的“新德国”站了起来,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轰然倒塌,东、西德分裂的局面从此成为历史。“新德国”的诞生,使得德意志民族电影的重建问题浮出水面。面临着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新德国”民族电影何去何从?经过十来年的探索和努力,德国电影在上世纪末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电影新生代登上历史舞台,一部《罗拉快跑》(1998年)让世人对德国青年一代导演刮目相看。进入新世纪以来,德国民族电影加快了复兴的脚步,《无处为家》、《再见,列宁》、《勇往直前》、《帝国的毁灭》、《香水》、《别人的生活》等一批力作渐次涌现,它们或赢得国际国内重要奖项,或取得高额票房,或引发观众热议,人们的目光逐渐聚焦于“新德国”的新电影。刚刚结束的第58届柏林电影节将再次汇聚全世界电影人的目光,本文借此机会循着近年德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对“新德国”民族电影的复苏之途作一次匆匆的巡礼,尝试界定“新德国”民族电影的精神特质并探究其由没落走向中兴的原因。 一、“新德国电影”之后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无疑是“新德国电影”的高峰,“新德国电影四杰”赫尔佐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和文德斯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他们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一系列经典之作。进入8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中坚法斯宾德1982年英年早逝,施隆多夫转入幕后,文德斯远走他乡,①赫尔佐格鲜有新作,“四杰”之外的人纷纷转向商业制作和电视领域,新一代的导演则还沉迷于标新立异的实验电影,加上好莱坞娱乐大片的强烈冲击,西德电影业在80年代中期陷入了困境。只有少数人在逆境中苦苦挣扎,比如女导演多丽丝·德丽的喜剧片就是80年代中后期德国影坛难得的亮点,她1985年拍摄的《男人们》不仅是当时西德最卖座的影片,而且享有国际声誉。重返德国的文德斯1987年拍摄的《柏林苍穹下》应该是“新德国电影”的最后一部代表作了,影片中守护柏林的天使恐怕也不会想到,两年之后将有一个新的柏林出现在世人面前。
柏林墙以东的民德电影制片厂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的毁坏,战后民德的国家影片公司(DEFA)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电影生产,每年向电影院提供15部至20部自制的影片。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东德比西德能更彻底地与第三帝国的电影传统划清界限,“从很多层面上看,东德电影缺乏自由,是东德当时执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一个工具。但是,特别在其早期,东德电影尝试彻底与第三帝国的电影传统一刀两断,重新改造对电影的体验,对电影文化的重新构思,也重新培养观众群体。”②与更多继承第三帝国电影传统的西德传统类型电影相比,东德传统类型电影的创作因模仿西方而更显前卫。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政治解冻的背景下,东德出现了一些批评性处理社会现实的所谓“新潮电影”,如康拉德·沃尔夫以德国分裂为主题的《分裂的天空》(1964)、弗朗克·拜尔根据饱受争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石头的痕迹》(1966)和《说谎者雅各布》(1974)③以及海纳·克柔的《保尔和保拉的传奇》(1973)。此后的《单独的太阳》(1979)和《法里亚胡》(1980)等影片继续尝试突破题材禁区和意识形态禁锢,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导致东德垮台的文化启蒙者的角色。统一后,位于柏林郊外巴贝斯贝格(Babelsberg)的DEFA制片厂也完成了角色转换,它在1990年7月开始实行私有化,发展至今已成为欧洲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大大提升了新德国民族电影的制作实力。 两德统一后登场的一代导演新人有不少相似之处。他们中除了出生于1959年的尊克·沃特曼年龄稍长,其他人包括克里斯蒂安·派佐特、戴特莱夫·布克、安德里亚斯·克莱纳特、安德里亚斯·德雷森、克里斯·克劳斯、卡罗琳·林克、罗姆阿尔特·卡尔玛卡、汤姆·蒂克威和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特等,都是“60后”出生的一代。在这个梯队中只有卡尔玛卡和蒂克威等少数人是自学成材,其他多数人都曾在柏林电影电视学院(派佐特、克莱纳特和克劳斯)、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沃特曼、林克和施密特)或原东德的康拉德·沃尔夫电影学院(德雷森和克莱纳特)学习,属于接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新一代学院派导演。 “60后”出生的新一代德国导演大多经历过一个拍摄短片或电视片的阶段,在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后,至90年代中期,他们推出了各自的剧情长片,这些作品虽然基本上还只是他们的故事片处女作,但是在风格样式的驾驭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都显得十分熟练。颇具才华的女导演林克在1995年推出自己的处女作《走出寂静》,并赢得了1997年度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这是统一后德国新生代导演最早在国际影坛发出自己的声音。紧接着的1998年,34岁的蒂克威凭《罗拉快跑》创造了奇迹,影片和着罗拉快速奔跑的节奏迅速红遍全球,它的突然成功也被视为德国电影复苏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