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应该是也必须是一项严谨并且艰辛的工作,它不光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概念把握,更需要研究者有自己敏锐独到的眼光。对于当下的研究来说,不光抄袭剽窃、东拼西凑有之,更有大量的论文缺乏相应的学术水准和学术道德,缺乏细致入微的严谨分析。这尤其表现在电影理论和电影的历史研究中。如果说20年前,正如电影前辈钟惦棐所言“电影理论有愧于我们的电影创作”的话,那么当下的电影研究不光是愧对电影的创作,更是愧对电影学本身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尊严。电影学本身的独立之地位和自由之尊严在现实的研究语境下慢慢地解构和融化,其中所含的真命题和伪命题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 电影学的肢解和分离 2007年,对于中国的电影来说,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一年。中国特色的电影大片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自己的勃发之旅。从《英雄》、《无极》、《夜宴》,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的第5代导演集体开始了向商业大片的突围和靠拢。庞大的制作资金、强大的海外融资、广泛的院线发行、不间断的后电影开发等种种举措无疑不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命题: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已经到来,并且不断地在和好莱坞的对抗中分庭抗礼。电影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非常有趣味,并且这个趣味在学界和业界展示得越发明晰。一方面是电影导演争先恐后地向中国古代寻求叙述故事的母体,借以补充叙事的匮乏和虚弱;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中国电影学者在精英知识分子的想象中不间断地呐喊符合时代的主题词: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艺术电影问题、重建电影本体问题。然而电影始终是拍出来的而不是呐喊出来的,空谈电影不能解决中国电影的现状,票房才是说明并且解决问题的唯一指标。这一现象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轰轰烈烈的电影研讨中所提交的电影研究论文并不能指导我们的电影实践和创作;相反,电影创作始终是在资本的运作下进行的,决不会因为理论的革新而转向。理论研究真正成了圈子里面的铁屋子的学者运动,你研究你的,我拍我的,你为了职称评审而研究,我为了赚钱而拍摄。电影学研究和当前的许多学科所面临的尴尬一样,在不断地肢解和分离,在缩小的圈子中继续完成自己的文字游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和许多学科一样,电影学在不断的危机之下面临着被肢解的危险。电影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并不只是有关电影理论和历史的发展,尽管这是目前条件下衡量一门学科起码的标志。我们当下更应该注意的是把学术目光集中到电影实践和创作上。电影学发展的意义不只是繁荣电影艺术的理论根基,更在于对现实电影创作给以具体的、历史的、现场的指导,对电影产业进行细微的、认真的、严肃的思考,对电影市场、院线、后电影开发进行必要的探讨。这些才真正是电影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真正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也才是电影学成为现实意义上指导业界并且繁荣业界的必要途径和方法。 比较文学的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我们目前的电影现状。“对于比较文学这门学科而言,无边的泛化导致了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不断翻新,这一方面造就了比较文学研究病态的表面繁荣,另一方面也逻辑地导致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全面失范,隐埋下了不少毁灭性的危机根源。事实上,‘无边’的比较文学真实地昭示着比较文学学科本身的‘无根’状态。”[1] 相对于电影而言,我们的电影研究也在重复着比较文学的老路子。作为一门学科的电影学渐渐在失去自己的根基而误入歧途。我们的学者在大量进行着电影本体论、电影史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有时为了一个电影的得名而争论不已。甚至对电影的概念进行大量的修订和解释,并加入自我的种种臆想。在更多的时候,电影研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在电影以外进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周传基先生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Don't put everyone into cinema,cinema is cinema。”(不要企图把什么东西都放在电影里面,电影就是电影) 电影的文本是镜头,电影的语言是视听,电影的历史是胶片。那么,在大量的电影研究中,又有哪些是我们真正值得关注并重视研究的真命题,又有哪些是早已解决,并无实际价值的假命题呢? 2 电影研究中的真假命题 笔者认为以上的问题不论是其概念还是内容都是彻底的假命题。长期以来我们对电影研究的熟视无睹造成了电影概念中的极端含糊和电影理论中的指代不明。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 2.1 假命题之一: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伴随着2007年中国电影的勃发英姿,中国大片的持续繁荣成了中国电影人关注的对象。尽管批评家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对中国大片进行了解读,但大都是责难之中的误读。说“形式大于内容”有之、“形式谋杀内容”有之、“形式谋杀人性”有之[2]。姑且不说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诸如此类的评论文章,因为内容早已确定,形式我们无法把握,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价我们都无法改变电影的生产,更无法忽视电影的巨大票房,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一个理论问题是电影理论所肩负的责任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无休止的责难和漫骂?难道这样的电影理论能够拯救处在拐点的中国电影? 商业电影是电影资本优势的集中体现,是电影生产力和电影生产关系达到共振发生的,是电影发展的必然的形态。这一观念在中国电影的理论上居然争论了很多年。如果说早期的中国电影形态是在政治体制的高压下亦步亦趋(80年代以前),那么现、当代的中国电影早就应该在商业的浪潮下取得必要的地位和尊重。尤其对于当下的中国商业大片更是应该持以一种积极支持、鼓励,促进其改进的态度,而不是加以漫骂、责难和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