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仍然以超过10%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造就了2007年中国电影年产量以400部之多、20%以上的增幅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大众文化消费和电影消费的热情和能力继续上升,影院观影人群不断增加,往日门可罗雀的影院如今在节假日也开始排起了长队,中国电影继续享受着经济增长的福利:作为政治大背景,中共十七大的召开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的反复被强化,也为2007中国电影提供了社会大配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大框架下,2007年的中国电影,一方面主旋律电影高调高唱,一方面商业电影用浓妆淡抹在市场上诠释着斑斓驳杂的商业美学。不仅2007年中国电影的年产量可能已经仅次于印度、美国位列世界第三,而且继2006年贾樟柯执导的《三峡好人》夺得威尼斯金狮奖后,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再夺200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李安导演的合拍片《色戒》获得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实现了华人导演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的三连霸;蔡尚君导演的《红色康拜因》、贾樟柯的纪录片《无用》等等多部影片也在各种大小国际电影评奖中多次获得奖项。没有张艺谋、陈凯歌两位领军人物的新作,2007年的中国制造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仍然保有一席之地。国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也在继续扩展。电影华表奖颁奖、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颁奖活动声势浩大,舆论传播关注广泛。年度重要影片《集结号》、《投名状》、《色·戒》、《太阳照常升起》、《蓝莓之夜》等都产生了重大社会反响,甚至成为公众话题。2007年,中国电影虽然没有出现大面积丰收,但是也没有出现大范围滑坡。中国电影仍然在向上艰难爬行。 危机中的大制作趋向主流 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至今也无来者的票房记录那一天起,所谓中国式“大片”,《十面埋伏》、《无极》、《七剑》、《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就在媒介的热炒中,在喧嚣的票房中,在无边的谩骂中,在失望与期望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走过了四、五年的时间。一方面,这些中国式大片在国内外屡创票房佳绩,一方面则受到国内舆论的普遍质疑,甚至遭遇娱乐宣泄式的“大批判”。而正是这种影响力与满意度的错位,使中国式大片在2006年遭遇了空前的市场和美学危机。 2007年,直到岁末,人们在怀疑和期待中才见到了今年中国仅有的两部大制作电影:陈可辛的《投名状》和冯小刚的《集结号》。影片上映,一改先前大片引起的喧哗,得到了几乎普遍的认可甚至称赞,一直被大片口碑吓得心惊胆颤的制作方在这样正面的市场反馈中才意识到1.5亿的票房预期已经显得过于保守。媒介甚至用中国电影吹响了“集结号”来形容电影带来的兴奋和震动。 前几年的中国大片模式都是一种开放的拼盘式商业电影——古装题材、义侠主题、畸恋故事、武打桥段、宏大场面、奇观景致、东方特色(音乐、美术、服装、舞蹈、民俗、人物造型等等),加上以巩俐、章子怡为代表的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众多一线明星,特别是国际明星的演员组合,共同构成典型性的商业配方电影,而2007年的两部大片则重新回到了最安全、最容易被多数国人所接受的经典情节剧叙述方式:依靠核心人物,编织线型的戏剧性故事,封闭性的时间和空间,写实化和煽情化的电影美术和音乐修辞,缝合的镜头和剪辑体系,让观众尽可能被封闭到故事的情节中去,让虚构的形象成为观众所认同的逼真的人物。 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国电影观众而言,大家可能还是更容易更愿意接受传统的情节剧样式的封闭性电影叙事,人们似乎还不愿意接受更多的电影假定性和多样性,这也决定了中国电影的主流叙事仍然将回到传统的甚至是单线索的常规叙事方式之中。实际上,前些年的大制作电影,如《英雄》、《夜宴》,甚至《无极》,也许并不像舆论所谩骂的那么“弱智”,只是许多人可能还没有准备接受这种类型的电影而已,更何况它们作为“大片”,吸引了许多多年几乎不看电影的人群来观看挑战人们传统观影习惯的电影,遭遇“热骂”似乎也是一种必然。 《投名状》:情节剧化的中国古装大片 尽管《投名状》中三个男人的关系以及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关系,并没有在影片中被充分展开,以至于观众很难被最后男女四人的相互残杀所震动;尽管影片中的江南城乡被悄悄地置换成了北方荒漠冷酷的原野:尽管影片整体的压抑风格缺少一些释放和宣泄的段落;尽管影片充满了杀戮和残忍,似乎缺少一些生命的浪漫和亮色;尽管金城武和徐静蕾的表演和角色多少还有一些与全片的整体“写实感”不协调;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人物、情节、战争场面的流畅推进,特别是场景的一致性、写实性以及故事节奏的紧凑感,仍然使观众被故事推动,被场景所感动。影片把武戏文戏化,把场面细节化,把人物情感化,应该说,的确解决了以往大片那种形式唯美化、奇观极致化、人物符号化的弊端。欲望与信义、情感与功利之间的:中突,也体现了某种艺术表达的力量。意义在这个传统的封闭的情节剧故事中被观众所顺利接受了。 《集结号》:中国大制作主流电影的范例 如果说《投名状》的题材、类型和演员配置,仍然还保留着前一阶段大片的某些遗风的话,那么冯小刚的《集结号》则呈从题材选择到类型选择,从商业配置到观众诉求都完全不同的一次冒险。这是一部从个人角度描写战争的影片,通过战争反省历史与刻画人性。尽管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也由于特殊的商业环境,使这部影片相对于《太极旗飘扬》这样的影片来说,少了些历史反省的深度,但其对戏剧性故事的成熟把握,对战争过程和场面的展示,对人物状态和心理的刻画,细节的细腻和视听表达的丰富,可以说都达到了中国战争影片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最后一场追认那些曾经无名的牺牲烈士的“准团圆”场面,虽然因为煽情而主流,但仍然表现得层次分明、不落俗套,许多人甚至是被这一场面“感动”得含着眼泪走出影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