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明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构想。在这种大氛围中,在当下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情况下,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电影文化及其发展战略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怎样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站稳我们的立场、坚守我们的原则等一系列重大命题。为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于2007年11月6日举办了“全球化视野下主流电影的文化认同及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康健民,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电影》主编张建勇,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加拿大电影研究协会主席、多伦多大学教授凯·艾玛塔(Kay Armatage),以及来自北京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电影学者、在读研究生和新闻媒体70多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亚平主持。与会学者们针对“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主流电影的诠释”、“中国主流电影的文化认同”、“中国主流电影的美学策略及产业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主流电影的诠释 自2004年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影片数量一再破纪录,电影经济逐年飞升,2007年将达到年产400部影片的新高。在这种新的发展格局中,主流电影再次引起创作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对此张建勇副主任指出,什么是主流电影,什么是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等概念长期以来无论在学术界或是创作界始终是模糊的。对这一问题做出科学的阐释,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也能对创作实践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与会学者们对这一命题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讨。 中国主流电影应该在现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框架内约定、应该遵循主流价值观是众多专家的共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教授从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角度来诠释主流电影。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文化出现了多种形态,其中有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也有外来文化,甚至还有后现代文化。但毫无疑问,主旋律应该占到主导地位,今天的中国不管是哪种文化形态,都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种形态的影视作品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流电影形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教授引用了“多种表述”的概念,对此种观点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主流电影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以主流价值观为中心的多种表述,这里的“多种表述”,一般而言是指或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或国家政策所倡导的主导文化价值观所体现的、或无论表现历史生活还是一般生活都具有健康品格的等等。也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主流电影在遵循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也应当引入现代成分和市场判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从主流思想与商业观念的缝合角度来解释主流电影。他认为,在传统的视野中所谓的主流电影就是价值观上是主流的电影,那么就更接近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但是一批更年轻的观众或者说更多的行内人,可能更愿意选择主流电影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与西方国家更近似的用市场来判断的主流电影,也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那部分电影叫做主流电影。而从我们国家来讲,我们现在讨论的主流电影,就是要把原来的从价值观上来解决的主流电影和今天从市场角度谈到的主流电影之间的裂缝缝合。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则从更为宽泛的视角来概括主流电影,他认为主流电影不能仅仅理解为商业流行性的影片,其中一方面是所谓的商业电影,一方面是主旋律电影,一方面可能还有某些艺术影片,像《三峡好人》、《太阳照常升起》等,但是这中间的界限很模糊。丁亚平研究员同样认为,对主流电影应作宽泛的理解。在他看来,主流电影在全球化视野下彰显主流文化,以民族共同体为题旨与中心,关注现代共同文化基础与历史、现实生活,追寻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底线,从自身内部的循环中产生了艺术、文化、商业诸方面、多维度的价值诉求,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并进而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有些学者还关注于主流电影的范畴下的次生级电影,如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研究员偏重于对主流电影中的主流大片的界定,他规定了中国主流大片的两个条件:首先,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电影产业化要求;其次,它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主流电影的文化认同 由于电影界目前对主流电影诠释的偏差,对与之相关的主流价值、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等概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弄清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正如贾磊磊研究员所言,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肩负着建构中国主流文化、建构我们自己的文化核心及价值体系等非常重要的历史责任,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建构,关系到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甚至关系到我们自身的文化与未来的命运。因此,“中国主流电影的文化认同”成为与会专家们研讨的另一重要议题。 首先,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主流电影应当体现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心理的主流价值观。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认为,我们期望商业电影主旋律化,加强商业电影的思想性,肯定社会伦理的正面价值。我们看到的近年的商业片,特别是大片和一些质量不好的垃圾商业影片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道德价值上比较模糊。这就会引发我们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像大片这类影片应该树立怎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这类影片里能不能有一些更积极的社会伦理和正面价值,能不能突出一些精神方面的积极因素,是否有助于建构社会的和谐稳定等等。可喜的是,在《天下无贼》、《墨攻》等大片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努力。尹鸿教授则提出,在主流电影创作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商业性和伦理性的一个基本关系。他认为,在主流电影当中,独立制作的电影或者比较边缘的那部分电影相对来说在价值观上是比较激进的,对恶的容忍指数是比较高的,但在主流商业电影当中伦理是相对保守的,即便是美国,所有大制作电影在道德上都是相对保守的,它对尊严、爱、平等、信义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类操守的遵守程度是非常严格的。但是我们的影片有不少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商业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商业而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 其次,有学者也从其他方面肯定了主流电影的主流价值取向。王一川教授从“泛悲剧时代”和“儒学化”切入,对2006年以来的主旋律电影进行了新的读解。他认为,泛悲剧时代主旋律影片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从价值取向上看,正在寻找一种传统价值的支撑,出现了儒学化转向。首先,就是不再简单体现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任劳任怨、公正廉洁等当代主导品质,而更多地加入了仁爱、仁慈、仁厚、感化等文质彬彬的儒家伦理和风范。第二,强调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的一种世俗的坚韧性,把人放到一个二次成人仪式上去,如《我的左手》,写的是一个英模人物在战斗中断臂受伤后,不断在苦难中磨砺成长为新的英雄,实现了第二次的成长。第三,在低调中回到生活领域。最后一点就是寻求和谐,从不谐回归到和谐,努力张扬这样一些价值取向,并契合今天主导价值的追求,在儒学化的平台上重新回归。丁亚平研究员则用“归根想象”来概括中国主流电影的文化认同。他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高度发展,社会离心力比较大,人们的思想认知、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共同语言与意识缺乏,因此,强烈体现历史的共同过去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找寻我们存在的归属、找寻我们存在的根本基础。当代电影取材选择与文化想象,建立在共同过去、共同现在与共同未来的概念之上,做共同的归根想象,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