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艺术因其审美特质和独有的大众传播特性,在当代中国的艺术消费过程中起到了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作用。作为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它不但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审美风尚,体现了大众的审美趣味,也表征了现时文化的审美品格。但毋庸置疑的是,正是由于电视剧艺术的这种巨大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成为文化创作与批评领域的一个焦点。中国传媒大学的曾庆瑞教授在2000年发表了一篇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长文《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回眸20世纪90年代一场电视剧文化的较量》,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电视剧产业领域里,发生了一场不同形态文化的较量。较量中,一方的文化身份是与文化工业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大众文化;另一方的文化身份则是维护社会中心意识形态权威的官方的或者叫做国家的主导文化,以‘启蒙’为传统、以艺术为追求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① 当代中国电视剧生产领域正是鲜明地呈现出了这两种对立的形态,一方面以商品、消费为纽带将一切都裹挟进大众文化的商品生产逻辑,另一方面,当代一些有着良知与担负的知识分子则高举批判的旗帜,艰难地呼唤在电视剧艺术创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和历史观,坚守和创造中国电视剧的精神家园。 可以说,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论争与矛盾由来已久,从以阿多诺、本雅明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立足于精英立场对大众文化的理论批判到利奥塔、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以及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逊的一系列影响广泛的著作,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像化、视觉化、审美平面化以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媾和都作出了深刻的揭示与批判。詹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一文中认为,当代文化已经溢出古典的艺术范式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它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消费品,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消解,文化以视觉影像的方式作为一种消费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② 中国学者陶东风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倡导者,也认为,“审美化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经典文学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现象,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③ 电视剧作为大众日常广泛接触的一种艺术样式,无疑深深浸染了当代艺术的一些普遍性特征,比如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互渗、艺术生产方式的商业化和消费主义艺术的标准化表征,甚至在某些电视剧作品中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娱乐、戏仿、平面化和无深度的特征。但当代文艺批判者们面对这种现象,真的只有—任其流甚至为其鼓噪呐喊吗?回答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当代知识分子应该拿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在新的时代呼唤—种有时代特征的,兼具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电视剧艺术作品,在电视剧艺术的创作与审美过程中真正地做到思想品位、历史品位、文化品位和美学品位的统一。 一 消费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期,也就是所谓福特主义(Fordism)的流行之后,社会中的一切包括文化和艺术都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节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的逻辑渗入文化艺术领域的各个角落,消费成了文化产品创作的最终目的,不但文化工业的控制者、生产者当然地作为这种自动生产的—个组成部分,甚至文化消费的大众也不自觉地成为这种消费主义的同谋。这种消费主义的最大表征就是生产的“标准化”、“模仿”和“统一性(同一性)”。 法兰克福学派针对此一问题作出过深入的探讨与批判。阿多诺是从音乐的角度指出了模仿就是文化工业标准化的根本原因: 流行音乐的音乐标准最初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一首独特的歌曲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成百上千的其他歌曲便争相仿效。最成功的技巧、类型、音乐元素之间的“比例搭配”都成了模仿的对象,直到具体化为某种标准为止。④ 我们可以借此看到在消费主义的文化生产中标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伪个性化”成为其主导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对成功作品的模仿(Imitation)。而对于成功艺术作品的定义却往往是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在文化工业生产流水线上出品的美轮美奂的商品,它的评价标准往往不是美学的、历史的,而是消费的和展示的。这在电视剧艺术创作当中表现为收视率高的、广告贴片价码居上的以及单位剧集售价高昂的剧作。因之,在当代中国电视剧创作过程中,一方面从制作人到编剧、导演会不断强调新剧目的“创新”,以一些新的噱头去吸引观众的眼球;但出于对市场的垂涎和焦虑,他们往往又在艺术创作中按部就班地追求相似性以避免由于“市场不成熟”而被大众拒绝“消费”;大众也由于习惯了一种惯性的审美方式,不自觉地鼓励生产者继续生产同一类型的剧集。所以,电视剧的创作就这样陷入了必须常新又必须常常相同的悖论之中,面对现时这种消费主义的电视剧艺术创作态势,深陷其中的各方都表现得无可奈何但又筋疲力尽,如许的悖论制造的躁动不安的创新在艺术实践中常常造成某种艺术风格的速朽。 中国电视剧艺术创作中如此的模仿因袭和标准化生产比比皆是。比如随着90年轰动一时的“大型室内剧”《渴望》的热播,引发了一股强大的模仿热潮,例如《编辑部的故事》、《皇城根》、《爱你没商量》、《京都纪事》、《请拨315》以及《海马歌舞厅》等等,甚至1992年中央电视台以350万的创纪录高价购买电视剧《爱你没商量》的播放权,其后由于评价不高引发争议。“当年被大众文化看做是代表性作品的电视剧《皇城根》、《爱你没商量》、《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不顾艺术审美的创作原则,连连受挫,一个个被观众从荧屏上打了下来,在有关的评选活动中被公开评定为‘最不受欢迎的电视剧’。”⑤ 随后又大批量地生产了诸多标准化的类型电视剧系列,有戏说系列电视剧,比如《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壮志凌云包青天》、《孝庄秘史》等等,又有格格、公主系列如《还珠格格》系列、《十三格格》、《怀玉公主》、《刁蛮公主》、《德龄公主》等等。这些具有模仿特征和同一性质的电视剧在轰动一时之后,在创作、消费和批评诸种形态上都显露出技穷的疲态,从而也在一阵批判和争论中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