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89岁的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在他所钟爱的法罗岛与世长辞。自从1966年移居到这个美丽宁静的小岛,伯格曼度过了四十年美好的时光,同时也为他的生活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西方人看来,伯格曼是艺术电影世界中不可逾越的巨人,他手持魔灯,以光影扣问上帝是否存在;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伯格曼影像中的哲学思维又着实离我们过于遥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每以“大师”称之,可迄今国内也没有一本像样的伯格曼研究专著出版。对于我们而言,他过于高山仰止,似乎可以触摸的只有那虚幻的影子。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位艺术大师为电影所作的非凡贡献。法国评论家阿斯特吕克1948年便曾预言:“今后,电影有可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就其深刻性和含义来说,可以同福克纳和马尔罗的小说,同萨特和加缪的论文相媲美。”伯格曼一系列作品正是如此,某种程度上,它们标志着电影这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可以挖掘的思想极致。如今,伯格曼在众声喧哗、金钱至上的物质世界静静死去,一扇艺术之窗慢慢地合拢,只余下一丝可有可无的伤悲。 私生活像电影一样多彩 1918年7月14日,伯格曼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因为父亲是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他从小便被带到斯德哥尔摩成长。父母糟糕的婚姻却让伯格曼的童年并不幸福,他曾回忆说,他的母亲原打算离开父亲,后来只是为了孩子才勉强生活在一起。童年的不安全感让伯格曼日后的电影作品中充满了对两性关系的不信任:女性角色从来都在崩溃的边缘,而男性角色往往在命运面前无力反抗,他曾在自传《魔灯》中说:“我拍的电影就是跃入自己童年的深渊。” 仅有的安慰来自于舞台和银幕,去剧院看戏是他最享受的童年乐事。10岁那年的圣诞节,他用积攒已久的100多个小锡兵人换来堂兄的一架简易电影投影仪,开始了自己的银幕梦想。不过,伯格曼的父亲对他痴迷于戏剧并不支持,因为投入了太多时间到业余戏剧社团,伯格曼甚至没有拿到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毕业学位。对此他父亲非常生气,而年轻气盛的伯格曼有一次竟一气之下向老爸挥起了拳头,结果闹得父子俩好几年没有说话。离开大学后,伯格曼在一家地方剧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几年后迅速在瑞典皇家剧院开创了一个“伯格曼时代”。正是通过舞台剧,伯格曼达到了人生第一个顶点。 与事业相似的是,伯格曼个人婚姻经历也充满了戏剧性。正如苦难从来都是伯格曼作品的主题,但他影片的最后,却往往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伯格曼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出波澜起伏并以大团圆方式结尾的戏剧。虽然父母的婚姻给他最初的家庭生活留下一些阴影:1943年3月,26岁的伯格曼同艾丝·费希尔结婚,2年后,他与费希尔离婚并立即再婚,第一个女儿爱娃也在同年出生。伯格曼一生中共有5次婚姻,他的8名子女中有3人受他的影响走上了电影导演的道路。1971年,他与最后一任妻子英格丽·冯·罗森结婚,妻子改称夫姓后为英格丽·伯格曼(Ingrid Bergman)——这与我们熟知的大明星英格丽·褒曼同名同姓,只是人不一样罢了。两人婚姻一直持续到伯格曼去世。 青年时期一直和父亲处于斗争状态的伯格曼,进入老年后对自己的家庭关系开始有所反思。伯格曼曾在《魔灯》中坦白说:“在我生命中的许多年头,我是如此沉溺于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忘记了妻子与孩子们。现在,既然我已经老了,渐渐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桩多么美好而又值得的事啊!”他晚年创作的《最美好的愿望》与《星期天的孩子们》,被普遍看做是献给孩子们的作品,一个以悲观绝望风格著称的导演,终于在最后的创作中流露了人间亲情。 魔灯照耀下的艺术升华 1942年,伯格曼进入电影业,从编剧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44年,他的第一部作品被导演阿尔夫·斯约堡拍摄成电影《折磨》,在当年就获得了瑞典国内8项大奖。50年代中后期,伯格曼已经凭借《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面孔》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跻身世界名导行列,也和各大电影奖项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55年到1960年,伯格曼的作品先后4次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肯定,并横扫了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一系列欧洲电影节。原本籍籍无名的马克斯·冯·西多夫、丽芙·乌尔曼、比比·安德森也都是他培养出来的瑞典“国宝级”王牌演员。 而在美国,伯格曼的电影作品先后9次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60年,伯格曼凭《处女泉》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年之后凭借《犹在镜中》再次蝉联捧杯,这似乎是奥斯卡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1981年,记录了他以往电影所有元素和自己儿童时代生活的《芬妮与亚历山大》成为他电影人生的光辉结尾,影片在1982年获得了包括最佳外语片在内的4座奥斯卡小金人。 比获奖更重要的是,伯格曼的电影关注现代社会人的内心,开创了电影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电影让观众们认识到,电影也可以是一项严肃的艺术,也可以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反映深刻的人生。美国著名的导演伍迪·艾伦就曾表示自己早期的不少作品都是模仿伯格曼的电影,称伯格曼为“自有胶片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导演”。美国著名评论家李·R·波布克也曾如此盛赞伯格曼:“伯格曼比其他任何导演更多地显示出一种不断扩大他的艺术创作界限的能力。他持续关注着人生的旅途所提出的那些普遍问题;如果说他的影片似乎常常在哲学上提出永恒的疑问,那是因为他在提出这些问题时不断变换角度的缘故。英格玛·伯格曼不是一位实验电影导演——至少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他的基本风格具有一种毋容量疑的近乎实验电影的质朴。” 因此,在世界电影史上,伯格曼拍摄的重要作品比任何一个其他导演都要多得多。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作品,还有《安娜的热情》《沉默》《羞耻》《狼的时刻》《呼喊与细语》《秋天奏鸣曲》《魔笛》等很多很多,几乎每一部都可以称得上“代表作”。2003年他拍摄了电视片《萨拉邦德》,仍然由他的御用女演员丽芙·乌尔曼领衔主演(她与伯格曼曾有一段情,并生有一个女儿),这也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