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6-0027-04 一、订单与订单培养的内涵 自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文件的形式倡导在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培训”以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订单培养)成为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的订单培养源自于经济界的订单产销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订单产销模式在高职教育界的翻版,既反映出产业界的订单经济向高职教育界渗透,也反映出高职教育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需求的发展趋势。 根据《经济大辞典》的解释,订单(定单)是指在一般货物买卖中,买方就订购某一种商品,发给卖方的文件,其内容一般包括商品名称、品质规格、数量等,卖方接到该文件后,如无异议,交易即告成立,并据以交货,“嫁接”到高职教育界的订单培养即指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订单是买方订购卖方货物的单据。从某种意义上看,在订单培养中,买方是用人单位,卖方是高职院校,学生是产品。订单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就人才供需与培养所达成的契约或合同关系。它不仅是一张“用人数量”的预订单,更是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考核鉴定等整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 二、促成订单培养“热”的主要原因 (一)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 我国高职院校在世纪之交成为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跨越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但高职院校在数量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动内涵建设的同步发展,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培养,贴近市场需求、贴近生产建设一线的实际,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根据地方行业、企业的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合理设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系统开发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使培养出的人才能迅速走上岗位,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同时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因而,订单培养成为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最有力的途径之一。 (二)有利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现多赢 订单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结合点,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订单对高职生进行量身定做,树人成才。学校打破传统的关起门来办学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将课堂延伸到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下进行实践演示和操练,大大提高了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一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将人才质量的关口前移到学校,深入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的开发与建设、课程的设置和调整、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师资的优化与整合、场所设施的提供与支持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用人单位在获得学有专长、适销对路的高职毕业生的同时,也获得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转化所带来的生产工艺升级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三)有助于高职院校办出专业特色、保证人才的质量规格 实施订单培养的专业,是校企双方根据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而设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校企双方根据用人需要量身定制课程,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提前介入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学设施条件上,打开校企的壁垒,学校课堂搬进厂房、车间或工作室,而企业的岗位培训则向前延伸到课堂内;在教学方式上,不再停留于纸上谈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做合一等成为主要方式;在师资条件上,用人单位的具有技术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或师傅从生产一线走上学校讲台,学校的老师则从讲台走进生产一线直接体验和学习实践性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打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短缺的瓶颈大有裨益。这些办学优势无疑成为高职院校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助于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促进高职院校办出专业特色。 三、冷静分析订单培养“热”背后的误区 (一)人才观的误区:人才的产品化、标准化、单一化 在经济界的订单产销模式中,产品不具有主观能动性,按同一规格同一模板反复制造,就能不断生产出标准件。但在高职院校的订单培养中,性质就有所不同。高职学生既是可塑的客体,同时也是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订单培养中,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把学生作为被动服从和被动适应的客体,当作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产品来塑造,就容易导致最终出炉的“产品”即人才的模式化、刻板化。订单培养突出强调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一个萝卜一个坑”。随着行业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流程越来越复杂,分工也就越来越细,订单培养的专业和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就越来越缩小为整个生产流程上的局部、狭小的部分,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专一。在这种形势下,订单培养的质量规格越专一、职业岗位针对性越强、匹配度要求越高,也就越容易导致人才的知能结构的单一化、片面化,人才俨然是行业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从而背离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和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