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改革则是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 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并实施了“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取得了大量成果。 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等要求。这对于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新职教教学模式和课程、教材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但在实际工作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从整体上看进展缓慢,特别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开发、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和技能养成规律,体现以应用为主线,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逻辑,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材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军伟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成绩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世纪之交,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有力地推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教育思想方面,教育部明确提出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首次明确地把以“能力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与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区别开来。这是职业教育教育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在任务和培养目标方面,淡化了各类中职学校(中专、技校、职高、成人中专)的界限,淡化了培养“技术员和操作工人”的界限,把各类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统一定位为“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不再单独提出中专培养“技术员类人才”、职高培养“操作工人”。这个定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具有前瞻性。 在专业设置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制订统一的专业目录。首次改变了按学科分类划分专业的传统做法,以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性质和类别来划分专业,从而把学校的专业与社会的职业直接联系起来,体现了职业教育“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设置”特点。这是专业设置上的重大突破,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双证制”创造了重要条件。新目录包括了13个专业大类、270个专业、470个专业方向。 在课程改革方面,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开发制定了82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4门德育课、23种文化基础课和工程类公共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统一供中专、职高、成人中专学校使用,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大纲采用模块结构,既具有通用性,又有灵活性。大纲中单独列出课程教学目标,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都必须明确提出对知识结构、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要求。 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三段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全部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在课程结构上推广模块化和综合化。 在教学研究方面,大力推动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以研究、开发成果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全国共组织“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立项研究与开发项目155个(其中教学118个,教材37个),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研究、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以及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等五大方面。 在教材建设方面,建立了“两级规划”、“两级审定”的管理体制,成立了中央和省、市两级教材质量认证机构;实行“一纲多本”,引进了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动员、组织了全国5000余位优秀教师、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有700多位专家承担教材的审定任务。出版了上千种国家规划教材和推荐教材及其配套教学用书,其中有许多教材在内容选取、教材体系、结构、体例的设计和编写上体现了职教教材的特点,受到广泛好评。 回顾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历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受高校扩招和传统升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出现了以升学为导向的错误倾向。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从学历教育的观念出发,提出中职学校承担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学的任务,因而要求中职生应具有相当于高中的文化程度,强化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而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不够、措施不力。随着近几年生源质量下降,文化基础课教学偏多、偏深的问题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