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偏低。据统计,200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约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约为55%;[1]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4%,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1%;[2]200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1.7%,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2.1%;[3]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2005年相比基本稳定。[4]可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问题。然而,为了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关键要对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多个视角剖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制度缺失,深入分析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从而为最终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依据。 一、由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产业结构失衡等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并没有必然带来总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同步提高,就业岗位总量的增加有限 经济增长能否带动就业同步扩大,与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等有关。据统计,2001-2005年我国GDP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3%、9.1%、10.0%、9.9%,而2001-2005年总就业人数增长率分别为1.30%、0.98%、0.94%、1.03%和0.83%。[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0个成员国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到GDP的四分之三左右,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69%,英美两国同时达到76.4%和78.4%。世界各国的GDP中,服务业增加值占64%,即使发展中国家,也占到45%。我国这一比例一直徘徊在33%左右,就业人数只占总就业人数的30%。[6]由此可见,我国服务业所占GDP的比例过低,对就业的拉动有限,就业岗位总量不足。以2006年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按生产法核算的GDP数据,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构成中占比例分别为11.8%(增幅为5.0%)、48.7%(增幅为12.5%)和39.5%(增幅为10.3%)。第一、三产业均低于GDP的整体增幅;二者之和仅占GDP总量的51.3%。[7]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经济仍存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经济的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两大突出矛盾。也就是说,各级地方政府把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了以加大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第二产业,对最能拉动就业、吸引劳动力最多的第三产业不予重视,消费需求不足,发展缓慢,导致就业岗位总量供给增加有限。对高职院校来说,为现代服务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是其重要的目标取向,而我国服务业不发达,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也由此直接导致了大量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日益增大,其毕业生也在急剧增加,但由于经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却并没有同步增长。这必然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二、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和劳动争议仲裁机制不健全,存在阻碍高职毕业生就业和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户籍障碍等问题 我国当前处于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诸多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并继续起作用。首先,作为一项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规范劳动就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国际通行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促进劳动者的跨区域流动有很大的益处。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明确提出要实行就业准入,当前各高职院校也普遍开展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也因此拥有等级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然而由于就业准入制度推行不力和劳动监察制度执行不严,在和其他求职群体(包括本科生、甚至农民工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竞争中,他们几乎丧失了这一优势。在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问题上,我国既缺少一部完整的就业准入法律,也没有一个推行就业准入的总体规划,更没有建立起一个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的机制。[8]其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也经常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局限。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对“干部”和“工人”作严格区分的意识,导致了管理体制上存在所谓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之分。在制度上,这种人为的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无形中把高职毕业生局限在所谓的“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其他如城乡分割、体制分割和地区分割等也极大地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流动。再次,对仅持有大专学历的高职毕业生来说,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特别是把落户和学历挂钩的户籍制度也严重阻碍了高职毕业生的跨区域流动和就业。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真正重视,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形成 通过对2680名高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注:数据来源于一项对江苏、浙江和湖南三省的七所高职院校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抽样调查的部分结论(调查时间:2007年6月)。)在问及“如果你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政府垄断企业找到一份工作,你还愿意去一般企业当技术工人吗?”(单选题)时,有多达75.6%的学生(共计2025人)选择前者,只有11.8%的学生(共计315人)选择愿意当技术工人,12.7%的学生(共计340人)选择其他。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及其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把学历和职称等作为标准评价人才的观念依然存在;对高技能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还缺乏真正的认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人才评价体系未能形成,年龄、资历、学历和比例等因素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人们对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关于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不凭工作业绩确定报酬、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过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促进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未能培育起来。正是因为从观念到制度对技能型人才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因此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学历高消费现象严重;即使高职毕业生得到了就业岗位,其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和保障往往也要差很多。与普通本科生相比较,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大战”中,高职毕业生往往是弱势群体。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挫伤了高职毕业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也将阻碍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