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粮食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解决由粮食短缺和粮价上涨引起的社会恐慌乃至政治危机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的当务之急,以至于联合国秘书长不得不亲自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正如当今世界每临大事首先瞩目中国一样,许多国家开始担心中国会在世界市场上抢购粮食,推波助澜。但是,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在国际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不存在粮食危机。作为前国家粮食储备局官员和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亲历者,我有充分的把握告诉大家,这是千真万确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公允地说,这其中有粮食物流发展所作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但是,如果今后要更好地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物流的现代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概念与现实 1.中国的粮食安全观 “粮食安全”概念几乎在中国和世界同步提出。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先后减产,国际粮食供应趋于紧张,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呼吁各国关心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直到改革开放前,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粮食安全同样是中国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动态概念,内涵不断深化。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到可持续安全,粮食安全的内涵不断充实。 中国的粮食安全定义应当借鉴世界粮食安全的内涵,并反映中国国情的特殊要求。 (1)数量保证。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标准是为社会提供足够数量的粮食供给。 (2)质量保证。必须以人为本,保证食物的生产和消费安全,确保一定的质量标准,而且应具备足够的营养价值。 (3)生产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必须保证有足够和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其中包括科技力量的足够支持、稳定的粮食播种面积、合理的农业和粮食结构以及粮食生产所必需的资源保障和配套设施。 (4)调节能力。国家必须具备足够的调控力量,以保持必要的年度间平衡,避免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5)区域安全。中国幅员辽阔,粮食产销区不对称,必须保证全国各地,包括边远销区,能够得到充足、及时的粮食供给。 (6)应急供应。国家要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保证粮食储备及时转换为成品粮,并供应城乡居民需要的能力。 2.粮食安全需要粮食物流支撑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数量问题,对于粮食安全来说,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由于中国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粮食产销衔接存在一系列复杂问题,如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季产年销问题、进出口问题和粮食加工问题等。上述问题必须由相应的仓储设施、运输工具、加工能力、配送系统和保鲜条件来解决。没有一整套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粮食安全是不可能实现的。 改革开放前,中国长期处于粮食短缺状态,仓储设施简陋落后,无法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后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现实。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也发生了明显的位移,然而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却没有为北粮南运作好充分准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在地要求粮食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进行调剂,而加入WTO也为此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这种粮食双向流动对港口粮食装卸吞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促进了粮食市场体系的发育,期货市场、批发市场以及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呼唤现代化物流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粮食产业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依赖粮食物流的支撑。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多生产多少粮食,还取决于少浪费多少粮食。中国粮食的产后损失大部分是由粮食物流设施、技术和管理的落后造成的。在粮食价格中,物流成本占1/3甚至更多。推动中国粮食物流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中国粮食物流发展中的成绩与差距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粮食物流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从1993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80亿元,重点在东北地区、长江沿线和西南沿海建设粮食中转库、港口库和收纳库近300个,总仓容480万吨。1998年后,利用国债资金343亿元,建设现代化储备粮库1051个,形成仓容5560万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粮库3.1万个,有效仓容2.47亿吨。 目前,中国粮食仓储体系基本形成,粮食储存仓容不足、设施落后的问题基本解决。粮食仓储条件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东北等地区粮食现代物流的框架初步形成。大规模仓储设施建设为全面开放粮食市场,健全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对稳定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应、增强国家调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