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标准化要求提高,集装箱运输逐渐取代原有的传统运输方式。全球运输“集装箱化”的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运输方式,发达国家的海上杂货运输基本实现集装箱化。而且它也是目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实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集装箱运输的现代化,集装箱的运输管理需要一种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实时更新数据的技术。RFID技术无疑具备了这些特点。 集装箱自动识别 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研制出技术先进的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国际上已有大量的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投入使用,而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识别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将记录有集装箱号、箱型、装载的货物种类、数量等数据的标签安装在集装箱上,在经过安装有识别设备的公路、铁路的出入口、码头的检查门时,读写器发出无线电波,RFID标签自动感应后将相应的数据返回到读写器,从而将RFID标签上保存的信息传输到EDI系统,实现了集装箱的动态跟踪与管理,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信息的共享。这种系统一般使用的是被动式的RFID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较多。通过这种系统的使用不仅加快了车辆进港提箱的速度,而且对车辆提箱进行了严密的管理,并有效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但由于目前使用RFID技术的集装箱还不是很广泛,而且需要对原有的系统平台做比较大的改造,所以,在国内集装箱码头使用比较多的是基于视频技术的自动识别系统。 电子封条与货运追踪 以往的集装箱封条都是人工式的封条,它对集装箱内的货物安全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人工式封条分为指示性的封条和障碍性的封条,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用于铅封的材质牢固程度不同,障碍性的封条更难被破坏,打开它常需要专用的工具,而不像指示性封条只用普通的工具即可去除。在集装箱放行或交接时需要检查封条的状态,封条状态的任何变化都会在交接的文书上进行记录,从而确定责任的划分。虽然这种人工式的封条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和简单的状态记录,但它并不能实时地提供有关具体状态改变(遭到破坏)的时间、地点和破坏者的信息,而电子封条却可以提供更多的类似信息。电子封条一般采取的是物理封条与RFID组件的混合形式。如前所述,大多数电子封条也同样用到被动式的和主动式RFID技术。 海运集装箱监管技术应用情况 时间20世纪80年代前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 使用技术人工封条固定式RFID识别电子封条(主动式RFID) 支持技术 铅封,人工记录 EDI系统 移动监控系统 被动式的电子封条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距离短,成本低,一次性。它们本身没有电力。由于被动式封条不能提供持续的电力来检测封条的状态,所以它们也不能检测和记录损害行为发生的时间,而仅仅只能在通过装有阅读装备的供应链节点时提供它们完整与否的信息。 主动式的电子封条更复杂一些,需要更高的初始成本,只有当价格明显下降的时候才可能反复使用。主动式封条带有电池,它所具备的功率能够允许其更大范围地使用和发挥更大的功能。主动式封条能实时检测损害行为,并将其加入到事件日志当中去。它在结合GPS技术后,能在集装箱状态发生变化时,实时将状态变化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信息传输到货主或相应的管理人员机器上去。更有一些封条能够在损害行为发生时提供即时的求救信号,它主要用在安装特别装备的码头。 目前这类电子封条国内还比较少见,主要是在美国使用较多。因为低成本和操作的简易性,被动式封条是美国在“9·11”前首选的防止偷盗的安全解决方案。主动式封条因其更强的安全性能,使得它在“9·11”后得到更多的使用需求和推广。自“9·11”恐怖事件后,为防止恐怖组织利用船舶携带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或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确保对其贸易至关重要的海运安全、畅通,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其港口和航运的保安措施。CSI(集装箱安全协议)就是美国政府基于此项考虑而出台的一顼措施,根据协议,美方对来自纳入CSI对应港口的集装箱实行优检,货物在美国的通关时间可大幅缩短。目前,全球前20大港已有鹿特丹、汉堡、新加坡、横滨、香港等19个大港被列为美国CSI对应港口。2005年深圳港也加入该协议,从深圳港出口的所有输美集装箱,将安装电子封条,通过数据读取仪从电子封条上获取数据,然后将集装箱信息实时传送到特设的信息平台。当集装箱受到损坏、运输线路变更或延迟等意外情况发生时,集装箱管理者可通过电脑、手机或PDA迅速接收系统的自动报警,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目前来看,感兴趣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因为这需要港口配备相关信息网络平台及大量定位器、电子封条等外设,集装箱的运输成本会明显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电子封条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安全程度,提高了运输过程的透明度,可以减少运输周期,供应链效率也将大幅提高,这将使综合运输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