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许多来自英伦三岛的电影人包括导演、演员、摄影师、作曲最终在美国电影业赢得了尊重,例如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大卫·里恩(David Lean)、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海伦·米勒(Helen Mirren)、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等。由于语言方面的“近亲”关系,以及在文化传统/情感方式的某些传承性,还有愈加明显的电影制作发行产业的跨国流动趋势使得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彼此间难以区分,尤其是在美国电影疯狂扩张的语境中,逐渐丧失了发行权的英国电影的身份危机变得越来越显明了。① 一些观众熟知的系列影片《007》、《超人》(Superman)、《碟中谍》(Mission:Impossible)、《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古墓丽影》(Tomb Raider)究竟是一部英国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一脱到底》(The Full Monty)、《诺丁山》(Notting Hill)、《时时刻刻》(The Hours)、《钢琴师》(The Pianist),是英国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指认一部英国电影在当下具有很大的难度,诸如《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四个婚礼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高斯福德庄园》(Gosford Park)、《迷雾家园》(House of Sand and Fog)、《女王》(The Queen)、《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这样的影片,从艺术的角度勉强可以明确英国电影的民族身份,而涉及到《007》、《超人》、《碟中谍》、《哈利·波特》,还有因为注册地在英国而被看成英国影片的《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影片,从内容、艺术风格、制作阵容上看却很难说是英国电影,同样,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拍摄并由该地的主创人员制作的影片《钢琴课》(The Piano)、《闪亮的风采》(Shine)等影片也具有身份的模糊性。 英国电影的身份界定 一部英国电影包含哪些要素? 在英国,英国电影的标准是具体的。早在1927年颁布的电影动议案就规定了影院上映英国影片的数量,同时也制定了英国影片的明确标准:一部由英国人或英国公司制作的影片,才可以被界定为英国影片。具体来说,该公司必须在英国境内组建,同时负责人中大部分是英国人。所有摄影棚的场景都要在帝国内拍摄,一部影片制作中的劳务费用,除了版权、一名外国演员或制片人的费用之外,不得低于总数的75%要付给参与制作的英国人(或在英国定居的人)。剧本必须是英国人写作完成。② 这个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地变化,主要是设定的劳务费比例在不断降低。1985年制定的电影法是一个经济标准,从制片公司注册地来区分影片的国别,也是因为此,《闪电手戈登》(Flash Gordon)、《超人》、《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星球大战》等影片竟然被划分为“英国电影”,而《第二春》(Shirley Vanessa)、《高斯福德庄园》、《迷雾家园》、《时时刻刻》这类影片被视为“好莱坞影片”。③但是,我们说的“英国电影”应该是从内容和艺术风格角度来区分的,即在一系列的阶级、社会性别、种族、区域性的民族身份概念的再现中呈现出“英国特质”的影片:影片所描述的生活、反映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呈现的节奏,甚至人物的举止言语方式自然而然呈现出“英国风格”。 关于民族电影的意义与发展在当下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具有悠久电影历史的英、法等国。在1990年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GATT)谈判中,电影配额制度成为欧洲与美国分歧的焦点。影片自由流通遭到许多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反对。面对着国内电影票房80%-95%的份额被好莱坞影片掠走的事实,欧洲人尤其是法国和英国谈判代表坚持GATT的协议应该包含“文化豁免”的特殊条款,即承认电影和电视节目不和其他服务业同等对待。经过三年拉锯战,1993年底,美国做了妥协,GATT得以挽救,欧洲人欢欣鼓舞,声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战胜另一个国家的胜利,更是艺术和艺术家战胜文化日益商业化的胜利”。④英国也维持了影院30%时间上映国产片的配额。一直在心理上占据着优势地位的欧洲电影,主要是英国、法国电影,面对美国电影全球化的扩张态势,主动采取了产业保护的政策,推动民族电影的发展。 但是电影的“民族特质”这么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概念。从创作上看,1980年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1990年代的《理智与情感》、《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一脱到底》、《情迷朱古力》(Chocolat)、《憨豆先生》(Bean),新世纪的《哈利·波特》、《时时刻刻》、《钢琴师》、《维拉·德雷克》(Vera Drake)、《女王》等片不仅以商业上的成功再度引起了对英国电影的关注,更主要的是以独特的情感方式和影像风格重建民族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