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几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等一经上映,就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有叫好的,也有叫骂的,然而赞扬也好、谩骂也罢,这些大片倒是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电影奇观的讨论。这类讨论通常把当代电影分为奇观电影和叙事电影两类,从审美角度、观众心理、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入手,研究叙事电影、奇观电影谁优谁劣;叙事电影是否已为时代潮流的发展所淘汰,奇观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取代叙事电影;如何更好地将叙事电影与奇观电影结合起来,等等;甚至还有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的《无极》等一系列国产大片的可取之处和失败之笔。由此看来,许多学者已把现今那些由高科技制作,来满足导演和观众对于性的窥淫、或猎奇心理的一类影片称之为奇观电影,而将那些以讲故事为主的影片,或有学者称之为传统电影的一类影片称为叙事电影。不过,这种根据电影的奇观效果而将电影分为奇观电影和叙事电影的说法不甚妥当。因为奇观本身也是电影的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它不仅补充了电影叙事方法,而且从电影的制作方式上改变了电影的叙事方法。 一、奇观——电影的另类叙事 叙事电影一般是与新闻类纪实电影①相对而言的。从叙事学角度讲,“叙”就是说、讲述、陈述的意思,叙述的媒介并不局限在语言,也可以是电影、绘画、雕塑、幻灯、哑剧等。而“事”就是故事、事件、事情的意思,“事”又可分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虚构类是指不曾发生过的,文学、影视等作品往往构建虚构类故事,本文所指的叙事电影就属于虚构类;非虚构类是指发生过的,如历史、新闻等,上述的新闻类纪录电影即属于非虚构类。 因此,上述涉及的关于电影的研究往往是指研究叙事电影,且多为虚构类叙事电影中的表达方式。至于这种表达方式究竟是以剧情为主,还是以科技尤其是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一些电影表达方式的变革所产生的新的、非以剧情为主,这只是电影制作者的选择而已。奇观仅仅是电影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式罢了。因此,叙事电影既可以有传统叙事,即具有传统情节线索的成分,又可以有奇观的成分,即具有科技带来变革的成分,两者是不矛盾的。所以不能表达为“这不是一部叙事电影,而是一部奇观电影”,只能这样表达“这部电影是采用了传统叙事的方法还是采用了奇观叙事的方法”。 因此本文这样理解“奇观”:奇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互补,以一种新的、观众不常看到的叙事方法而达到的视听效果。奇观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高科技数字计算机完成的奇观;另一类是满足电影创作者和观赏者的窥淫欲和猎奇心理而制作的奇观。第一类牵涉到的往往是高新科技带来的奇观;而第二类牵涉到的往往是文化差异引起的奇观。当然两者的分野不是绝对的,譬如计算机数字技术也可以创造出诸如《星球大战》、《人工智能》中的外层空间、海底世界等的“虚拟景观”②。文化差异方面引起的奇观历来就有,而高新科技带来的奇观却是近年出现的,它的出现给电影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二、奇观叙事:叙事时间的变形 在电影诞生时奇观就已经存在了。电影第一次在巴黎的小酒馆公映,观众看到迎面驶来的火车,吓得仓皇而逃。这种能够把真实世界如此逼真还原的技术,当时看来就已经是个奇观了,更不用说以后的“移动摄影”、“迭印”、“多次曝光”等技术了。 随着今天高科技的发展,电影制作者又创造出具有奇观效果的影视作品,强化丰富了电影的视觉叙事方法。 电影奇观在电影叙事学手法上的贡献,其一在于创造了“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关于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杰拉尔·日奈特在他的经典著作《叙述话语研究》中提出了四种关系,《即休止(叙事时间无限延长,故事时间停止了)、场景(叙事时间等于故事时间)、概述(叙事时间小于故事时间)、省略(叙事时间几乎没有,故事时间无限延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关系中有处于两端的“叙事时间无限延长,故事时间等于零”的休止和“叙事等于零,故事时间无限延长”的省略,正中间的“叙事时间等于故事时间”的场景,两边部分应该分别有“叙事时间小于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但日奈特的叙述中只有“叙事时间小于故事时间”的概述,文章虽然提及“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却因为在文学中很少存在而将之忽略不计。然而电影剪辑技术、蒙太奇理论的不断发展、成熟,使“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得以实现。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有一著名的场景,敖德萨阶梯原本只需要一分钟就能走完的过程,被拉长至影片中的花了几倍的时间才走完,这样就使观众为不断往下滑落的婴儿车着急,从而充分激起观众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压迫者的愤怒。当然这“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在今天看来极为普通,但在当时可算一大奇观了。 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高速摄影技术出现的今天,奇观更是被演化到极致,试看这样一个例子,影扩《黑客帝国》中经典的“子弹时间”:主人公尼奥处于前景,电脑人在深处开枪,子弹向尼奥呼啸着飞来。尼奥的身体突然向后弯曲,躲避射来的子弹。同时,镜头开始围绕着尼奥进行环绕拍摄,环绕360度后,又回到了镜头的初始位置,使观众又在景深处看到了正在开枪的电脑人。子弹射出本应是一霎那的事情,速度与音速相差无几,大约在300至500米每秒,而《黑客帝国》却将这一射出时间无限延长,在影片中子弹的这一穿梭总共化去了5秒左右,从尼奥与电脑人的距离来估算,速度约为4米每秒。此亦为一种“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高速飞行的子弹以如此速度穿行的这一奇观,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看到的。这一奇观的作用就是将救世主尼奥与电脑人对抗的潜力充分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