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与剧情片的不同主要在于素材而不在叙事。① 尽管如此,剧情片对于叙事的定义仍然不太适合于纪录片。如爱德华·布兰里根说:“叙事是一种将素材组织进特殊模式以表现和揭示经验的感性活动。较为特殊的是,叙事是一种将时空性的材料组织进时间因果链条之中的方式,这一因果链条具有开端、高潮与结尾,表现出对事件本质的判断,也证明它如何知道并因此来讲述这些事情。”② 克里斯蒂安·麦茨说:“任何一个叙述都有开端和结尾,它独立于世界之外,同时和‘真实’世界又是互相对立。……有开端,有结尾,换句话说,叙述乃是一种具有时间性的段落……”③ 这样说法尽管不错,但是强调线性表现的首尾, 必然会凸显素材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在剧情片中显而易见,在纪录片中却并不一定是那么理所当然。 “修补成像”和“自然成像” 画面与画面之间逻辑关系的建立主要依靠观众的心理期待和物理上的连续性,④ 如观众在前一个镜头中看到了煮饭, 那么剧中人物在下一个镜头中的吃饭就会是理所当然,库里肖夫著名蒙太奇实验依据的便是这样的原理,这样的连接因而也就成为因果相续的链条;或者,观众在前一个镜头中看到一个人从画左向画右跑,下一个镜头的画面中这个人物仍然在跑,方向也没有改变,但是环境很可能已经改变,不过观众依然会认可这样的连接,因为这样的连接在动感和方向上是一致的。连接上的物理因素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同时包括声音。这种物理的一致性能够使观众在理解时间被省略的同时感受到叙事的流畅,并忽略其中非逻辑推理的因素,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接受的连接。这也就是说,电影画面之间的连贯必须依靠两个条件,一是心理(逻辑)上的连贯,二是物理上的连贯。 对于剧情片的叙事来说,在画面的连接中构筑因果逻辑的关系都是事先精心设计的,影片完成之后看上去浑然天成,似乎是“自然成像”,观众不会提出任何问题。而对于纪录片来说,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逻辑性都不容易建立。因为纪录片的素材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影片的制作者所能够控制的,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难以找到心理或物理连贯的依据。除非使用多机拍摄或者采取修复的手段,如美国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的实时场面。当美国小提琴家史坦在指导一个小女孩拉琴的时候,两台摄影机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拍摄了两个人的镜头,交互剪接在一起,也就是俗称的“正反打”,这时影片中每个镜头素材的逻辑关系都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如果没有两台摄影机同时的记录,由一台摄影机拍摄下来的画面经过剪辑之后,则难以造就镜头与镜头之间自然的逻辑关系,因为剪辑过的镜头必然对时间进行了省略,被剪掉的时间所显示出的“间隙”,观众能够立刻感觉到。两台摄影机同时拍摄的素材,则不会有“间隙”的问题,因为一台摄影机所拍摄素材剪辑后的间隙,往往可以为另一台摄影机拍摄的素材所充填。在一般情况下,非多机拍摄的纪录片会采取利用画外音的方法,将其“衬托”在“破损”了的画面之下,然后在“间隙”中填补现场拍摄的其他画面镜头或将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镜头硬性连接。这样一种利用声音“修补成像”的技术尽管在最低限度上满足了一般叙事的要求,但与一般剧情片叙事的方法还是有巨大的不同。剧情片只是在分场或分段的时候才使用这样的方法,如在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使用字幕告诉观众时代发生了变化。在早期的纪录片中,大多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来维持画面叙事的连贯。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之后,直接电影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纪录片不再使用旁白,或尽可能地少使用旁白。由于纪录片在许多情况下对于事件和人物的描述都是过去时态的,而不是现在进行时(实时),因此一旦放弃或减少使用画外音的连贯方式,画面之间取得流畅相续的几率便大大降低,只有在那些多机拍摄的“现场直播”的场面中,我们才能看到因果相续的镜头连接方式。如在直接电影的开山之作《初选》中,肯尼迪与台下观众的正反打。 序列和并列 对于纪录片来说,强调开端和结尾、强调素材因果逻辑连续的叙事都是不合适的。纪录片的叙事往往大量采用“并列”的方式,即使用非因果性罗列的方式来展开。所谓“并列”,有些像电路中电流的并联,在一组画面中,画面与画面之间并无因果逻辑关系,这些素材相对自由地围绕着某一个“核心”陈列。而在组与组之间,或组与因果的叙事镜头之间,则使用简略的交代,如旁白、字幕、音乐这些人为附加的素材强行“黏合”。这样的叙事方式似乎是纪录片最为经常使用的方式,即便是在那些完全实时拍摄的纪录影片之中,往往也会以并列的叙事方法为主,这是因为实时记录的素材尽管能够在细节的描绘上做到丝毫不差,但作为一部影片来说,叙事毕竟还是需要省略的,实时素材并不能够像剧情片那样完全按照逻辑叙事的方法,也就是被我们称为序列的方法来进行事先的设计,只要进行省略,便会留下“间隙”。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对实时记录的纪录影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分析来证明这一点。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是围绕着1979年中国政府邀请美国小提琴家史坦来中国访问演出,由美国人阿伦·米勒拍摄制作的一部纪录片。这部影片曾获1980年第5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其段落结构如上页表。 序号 段落叙 内容 并列方式 事方式 序并列1.史坦一行到达北京机场。同主题 2.史坦在排练场上。 1并列中国印象: 同主题画 长城、桂林等地的风景;挑担的农 外音贯穿 民;马车;城市里的自行车;天安 (背景音 门广场等。 乐) 2并列官方活动: (因果) 1.参加各种酒会,会见各级官员。同主题 2.倾听民乐合奏(美国民歌)。 3并列北京之旅:同主题 1.史坦同中国的交响乐团排练。 2.与中国指挥李德伦讨论莫扎特。 3.史坦的演出。 4.在北京音乐学院指导学生的演奏。 5.观赏京剧排练和各种中国乐器。 4并列桂林之旅:同主题画 1.坐火车旅行。外音贯穿 2.观看杂技表演。 (背景音 3.桂林山水。 乐) 5并列上海之旅: 同主题画 1.上海印象。晨练、即兴采访、街头 外音贯穿 下棋等。 (被采访 2.钢琴问题与史坦的演出。者的叙 3.史坦观看体育、武术表演。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