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冷战”意识形态历史变迁 2006年秋季我在新泽西讲学期间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SIPA)的哈里曼研究所举办的系列活动:“电影中的冷战——从美苏两边的影片看冷战”(The Cold War in Film:The View From Both Sides/US and USSR)。第一次活动安排在9月份哥大的国际事务大楼(IAB),据主持人哈里曼研究所主任妮波姆亚士奇(Catharine Theimer Nepomnyashchy)女士介绍,这个电影系列活动将持续一年,主要希望通过放映不同时期美、苏双方再现“冷战”的影片,来展示“冷战”意识形态的历史变迁。首先放映一部美国片:1939年由恩斯特·卢比西奇(Ernst Lubitsh)执导、葛丽泰·嘉宝主演的好莱坞老片《异国鸳鸯》(Ninotchka,又名《冰美人》)。 这是一部浪漫喜剧片。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苏联政府没收了公爵夫人的财宝,并派三名密使去巴黎卖掉珠宝以充斥国库。这三个密使很快迷上巴黎奢华的资本主义生活,致使交易被巴黎法院强行冻结。苏联政府只好再派一名高级特使来处理善后。三名腐化的密使诚惶诚恐地到巴黎火车站迎接,却误把一个纳粹当成特使。而真正的特使是个叫妮诺契卡(Ninotchka)——一个完全意识形态化、思维精确缜密的冷血女干部。公爵夫人的好友、法国伯爵里昂在街上偶遇妮诺契卡并一见钟情,女特使的反应却是:“我不把你的轻浮归咎于你个人,因为你是这个行将就木文化的不幸产物,你这种人也必将消亡。”但妮诺契卡这位冰美人禁不住“资产阶级的含情脉脉”,终于融化。妮诺契卡和密使们被召回莫斯科后重新过上窘迫、压抑的“社会主义生活”,依靠伯爵的不懈努力,他们才得以再次投入“自由世界”的怀抱。这是部通俗的好莱坞剧情片,除了对白搞笑和女主角演技精湛外,其它实在乏善可陈。然而观影后的讨论却十分有趣,耐人寻味。 紧跟政府意识形态 讨论由主持人抛砖引玉,她认为该片与其它好莱坞丑化苏联的意识形态片不同,《异国鸳鸯》出品于1939年“二战”期间,当时美、苏是盟友,所以此片的价值判断还算暧昧,对苏联有批评也有同情。在三个苏联密使接站那场戏中,把一个纳粹误当成苏联特使,是暗示苏联可能成为下一个敌人。话音刚落,一个学者就站出来置疑:1939年苏联尚未成为美国的盟友,恰在此时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美、苏并不友好,所以主持人的说法有历史上的时间错位。问题尖锐,主持人一下卡住了,只敷衍说:此片比后来的“冷战”影片还是温和得多,没有把苏联指为邪恶帝国。其实(上世纪)30年代的美、苏关系要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异国鸳鸯》自始至终嘲弄苏联激进的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但男女主人公的对白又多次提到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五年计划,话语间暗示着某种殷切的期望,惟妙惟肖地传达出美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爱恨交集。上世纪整个30年代,好莱坞生产的苏联题材故事片(feature film)很少。到了40年代,好莱坞影片中的苏联形象大为转变。随着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苏联遂成为美国真正的盟友,好莱坞再次“配合形势”出产了至少六部苏联题材的影片:《莫斯科任务》(Mission to Moscow,1943)、《北极星》(The North Star,1943)、《斯大林格勒的男孩》(The Boy from Stalingrad,1943)、《光荣的日子》(Days of Glory,1944)、《俄罗斯之歌》(Song of Russia,1944)和《反击》(Counter Attack,1945)。除《莫斯科任务》是部政论片外,其他五部都是表现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期间的英雄事迹,苏联农民、游击队和普通士兵无不勇敢、善良、爱国和向上。他们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面对纳粹的暴行英勇献身,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莫斯科任务》更美化了战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美国外交官戴维斯的眼睛,展现苏联领导人对工业化建设的深谋远虑,对国际形势的运筹帷幄。该片甚至为斯大林清洗托洛斯基辩护,认为托洛斯基确曾帮助法西斯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对斯大林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片也辩解是因英国暗中唆使德国入侵苏联,苏联不得已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根据后来美国政府解密的档案,这六部“挺苏”的影片中有两部——《莫斯科任务》和《北极星》是在罗斯福总统的直接授意下完成的。上世纪40年代初,罗斯福为了讨好苏联,授意编剧和导演制作一部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录片,两位创作人员竟到苏联驻美使馆与李维诺夫大使讨论拍摄细节,得到苏联方面的鼎力支持,最终拍成一部史诗性的故事片《北极星》。但“二战”一结束,美、苏关系急转直下。1947年“冷战”已箭在弦上,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立案调查了《莫斯科任务》《北极星》和《俄罗斯之歌》的主创人员,认为他们从事反美宣传,划入黑名单;并在1952年正式传讯了《北极星》的编剧赫尔曼,审讯她与苏联共产党的联系。1957年,美国国家电视片联合公司(NTA)改编了《北极星》,把片中所有的“同志”称谓去掉,把纳粹进攻得手的原因归于苏联政府对人民的背叛,而且在片尾还加上一段苏联入侵匈牙利的纪录片画面,配上言词激烈的反共“大批判”文字,以抵消这部影片对苏联的赞赏。从此,好莱坞反苏影片铺天盖地而来,撕掉了30年代暧昧的面纱,开始把苏联指称为“邪恶帝国”,表现苏联政府、人民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有邪恶的根源。从好莱坞意识形态变化的历史线索来看,研讨会主持人对《异国鸳鸯》的评价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