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状篇 影视带着文学走 从文学的影视改编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是走在一条独立于影视的道路上,像电影《神圣的使命》、《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陈奂生进城》、《人生》、《黄土地》、《老井》、《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等来自小说的改编,都只是文学前行在自己的路上偶然与影视的一些不期而遇(如果说这之中有一种带领与跟从关系的话,那也是文学带领影视走——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到新写实,张艺谋曾把这样的现象十分生动地形容为“文学驮着电影走”),而进入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与影视的这种关系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改变,有人将这种改变称为“电视骑着文学走”,而更确切的说法似乎应当是“影视带领文学走”。 作家成为影视编剧 这种改变主要来自中国电视和中国电视剧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电视剧的生产情况来看,2001年是电视剧市场的“大跃进”年,全年电视剧剧本获准立项32178部集,实际制作完成电视剧14429部集,2002年、2003年以来,电视剧本获准立项数量还在呈上升走势,实际完成制作数量有所回落,但也都在万余部集以上。比如,2004年电视剧剧本获准立项5万多部集,实际制作完成1.2万多部集。 电视剧产量的猛增(包括新世纪以来故事片产量的提升),空前地吸引了大批作家进入影视编剧的行列,也为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建的“巨帆”影视公司,旨在把本集团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出版的文学作品,“在第一时间转换成影视作品”。海润公司则专门成立了作家影视工作室,诸如“海岩影视工作室”、“虹影影视工作室”等等,以取得这些当红作家作品影视改拍的首先权。 影视拓展文学传播渠道 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对作家来说,不仅意味着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极大地扩展了依赖印刷媒介的文学写作的传播范围。刘震云说:“当下文坛排名前10位的作家,哪一个是没有与影视发生关系的?哪一个不是靠着影视声名远播?”凭着成功的电视剧播出的巨大覆盖力所产生的软性广告效应,又回头拉动了小说的销售。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周梅森的15部作品总共发行不到10万册。而他的《绝对权力》改编为电视剧于2002年8月播出后不到半年,作品已发行20万册。从这些数据来看,影视在借助其视听文化特有的感觉冲击力,通过数亿台进入家庭的电视机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疏远图书的同时,又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传播渠道,挖掘了文学的潜在需求。 但是,当影视使越来越多的人疏远文学图书,又大批地造就出文学读者来的时候,文学对读者和社会消费需求的引领事实上便开始历史地旁移给影视艺术了,也就是说影视逐渐担负起了引领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功能,如果再加上影视还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取向,那就确实可以说我们已经日渐进入“影视带领文学走”的时代了。从前的文学作品,多是因为其优秀而被改编,致使影视分享了文学的荣耀,这是文学驮着影视走的一个标志;现在的文学作品,多是因被改编才驰名、才畅销、才流播于更多读者手中,这是影视带领文学走的一个证明。 2 演化篇 小说创作进入影视“产业链” 影视带领文学走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不少作家的小说创作逐渐被纳入影视剧这项“文化产业链”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小说创作配合影视周期 被称作“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的周梅森,随着《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诉讼》、《我主沉浮》等小说一部接一部地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他的小说也越来越成为专为电视剧量身定做的待加工产品。他本人由当初以“纯作家”的身份出售小说版权,到担任自己小说的编剧,再到做自己编剧的电视剧的制片人以至于投资方,不惟其“纯作家”的身份变得暧昧起来,其作品的“纯文学”属性也变得模糊不清。对于将小说创作延伸到电视剧改编最后搬上荧屏的做法,周梅森以为:“这个过程,好比我种了麦子,然后再把麦子磨成面粉,后来再做成面包,这是一个产业链。”如果不拘泥于对周梅森的个人经验作狭隘的理解,可以说,他的看法恰当地揭示了影视霸权下当今小说创作行为的一种重要走向。 周梅森、海岩、王海鸰等已经成为影视剧产业中的知名品牌,更多的读者是经由据他们的作品所改编成的电视剧,而不是他们的小说而知道他们的。没有多少读者知道周梅森的文学史地位是由《黑坟》等“煤矿系列”和《国殇》等“国军抗战系列”奠定的,对于多数读者观众来说,他的名字是同他的电视剧联系在一起的。海岩则更是如此,随着《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以及《平淡生活》、《深牢大狱》、《河流如血》等小说成功地改编成电视剧,他的小说也拥有了大量的读者,并因此而获得年度中华文学人物“最有影视缘的作家”的头衔。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海岩说,从创作《永不瞑目》开始,他的小说创作便完全在配合影视创作的周期:“有冬景或夏景的话,就要在10月或2月拍,通常要在11月写完剧本,这样他们可以筹备开拍、选景、做分镜头等等,做预算。想在11月写完剧本,就要在七八月份写完小说;想在这个时间之前完成,那至少在三四月份开写。”这种完全适合于影视“产业链”式的生产造就了不少双栖作家成为当今中国小说与影视互动双赢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