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从一道很流行的IQ测试题说起(本题版权归原作者)。 题目如下:根据给出的图形(图A),请选一个选项来填右下空缺。 在提供正确答案之前,笔者先提一个问题:依照自己的第一感觉或习惯,读者是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笔算、心算、笔画、念念有词、做记号、拉箭头等等,还是其他?其实,对这个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比这个IQ测试本身更引人入胜。
(图A)*
(选项) 无法逻辑的视觉思维 请已经有了解答的读者暂时把答案放在一边,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实验。受试组A观察下面这个色块(图B)10秒钟后,被要求用笔记录下各自对这个色彩的感受(可以使用任何词汇描述);然后,把此色块拿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要求受试组A根据自己对这个色彩的描述,用Photoshop的调色工具尽可能接近地把这个颜色还原出来。继续此实验,让没有看过此色块的受试组B根据受试组A的描述尽可能地还原此色彩,但事先不要让受试组B看到这个颜色和受试组A所还原的颜色。 实验的结果耐人寻味:A组个体所还原的颜色准确性取决于他/她们所受美术色彩训练的程度高低。没有受过训练的个体明显比受过训练的个体还原能力差,对自己还原能力的满意度低;受试组B的个体,无论有没有色彩训练背景,他们所“还原”的颜色和受试组A所看到的色块相差甚远。此实验在使用中文的中国大学生和使用英语的美国大学生中的统计结果没有差别。此实验的变种如下:受试组C被要求用纸和铅笔来描述下面三种颜色(图C1—C3):
(图B)
(图C1)
(图C2)
(图C3) 之后,他们被要求在不看此三种颜色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描述用Photoshop的调色工具来还原这三种颜色。继续此实验,受试组D在没有看到过这三种颜色的情况下被要求依照受试组C的描述还原颜色,结果证明,无论有没有受过色彩训练,D个体对色彩的还原和原色彩都相差较大。 进一步分析比较那些较为接近的色彩还原的资料发现,还原者所依据的描述文字更加倾向于使用“技术性”词汇,也更倾向于借助于人所共知的典型色彩,比如“介于深蓝和绿色之间的一种颜色”,“60%的天蓝加40%的浅绿”,而其他比较不成功的还原要么是还原者无色彩训练史,要么依据的是更加抽象的词汇,比如“忧郁的天蓝色”、“轻快的水绿色”等等。 该实验证明,文字的记录和描述无助于准确地还原色彩。因为这些描述颜色的文字是对某一类相似的颜色的抽象概括,并不对每一具体色彩承担精确描述的功能。具体精确描述色彩的语言是数学语言,它是定量规定某一具体颜色的色相(Hue)、彩度(Chroma/Saturation)和明度(Value/Brightness)的量,以此确定这一色彩的具体形态。比如,根据对任何一个具体色彩的色相、彩度和明度的定量描述都可以在孟舍尔色立体(图D)这一色彩的几何空间里为它找到相应的点。正是因为文字语言所具有的概括性、不确定性和抽象性,所以允许每个个体对文字所描述的某种颜色的细节特征有自己的理解。这使得基于文字媒介的色彩传播和交流并不精确,尽管人对文字语言本身可以有精确的记忆。个体试图用色彩工具还原自己头脑中的色彩形象时,也一定存在大小不一的差异。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并不能做到用文字语言给色立体里随意找到的任何一个特定的色彩命名。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人体大脑并不具备精确测量和记忆色彩的器官和组织,即便我们拥有强大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规定色彩,当人们需要准确地交流色彩信息时,还是必须借助适合的测量工具(比如前文提到的Photoshop的调色器色彩系统),才能做到绝对精确。经过系统的美术色彩训练的个体,他们对色彩记忆的准确性大大优于常人,这不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而是长时间的训练使他们对色彩的观察、体验更丰富,尤其是对某一色彩相对于环境所处的对比/调和关系的体验和记忆大大优于常人(而这些各式各样的对比关系正是修正色彩“记忆←→还原”偏差的有利因素),他们具备有效的色彩记忆,他们的色彩思维能力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