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0257—5876(2007)01—0085—09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华语电影现象的崛起和在跨区(国)背景中的进一步壮大。然而,对于当代华语电影现象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华语电影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工业结构,以及对华语电影现象本身内容、涵义、特征的界定,则十分不足。本文试图对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文化实践做初步的探讨。 一、缘起 华语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中十分流行的一个概念。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华语电影研究是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延伸,然而两者又有微妙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使用华语电影而不使用中国电影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髦,而是觉得华语电影概念更切合地界定了研究的对象、视野和方法。事实上,华语电影的实践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事业;同样,华语电影概念的批评性内涵也有待进一步阐发。总之,华语电影研究才刚刚起步。 华语电影和中国电影在英文中都译作“Chinese Cinema”(有时候也被译作“Chinese Language Cinema”,但“Chinese Language”更偏重于技术性,指使用了中文对白)。事实上,许多西方学者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发现”了中国电影,而此时正是中国电影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当西方学者仍然使用“Chinese Cinema”,来指称这一研究领域时(西方学者常用的另一些概念,如“中国新电影”或“第五代”等,都只是指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整体仍然是用“Chinese Cinema”来指称),在中国的电影学术界则对这一研究领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在汉语中,华语电影的概念在90年代初开始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许多情况下,它和原来的中国电影概念相重合。华语电影不言而喻地包括了原来的中国电影(大陆、台湾和香港电影)。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不同于原来的中国电影。华语电影还可以包括在好莱坞(如《卧虎藏龙》)和新加坡制作的一些中文电影。“此时语言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不禁让人对有关于地理、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及国籍的同构性的简单假设产生了怀疑”①。然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是:华语电影概念在此时出现是否有一种必然性?它除了把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外的中文电影也包括进来以外,是否也给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视野、方法和观念? 事实上,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呼应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和时代变迁。从80、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一个跨区域的,互相渗透、影响、整合与竞争的新阶段。要想理解新环境下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性质、现状和未来,仅仅对它们作割裂的个别式研究已经是不够的了。它要求有一种关于“华语电影”的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即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联系起来,进行整合性思考。这无论对于理解特定背景下的三地本土电影的发展和性质,还是世界背景下的华语电影的整体状态和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在一个更广阔、更具前瞻性的视野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目前的性质、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并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主流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 同时,华语电影现象的出现顺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的历史进程,华语电影研究可以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关系及其归属,加强两岸三地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沟通,把握政治统一和体制多元的真实含义和美好愿景。 二、新格局 在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以上海为生产中心,包括香港、重庆、武汉、延安等地区的制作活动,在人员、组织、题材、文化和美学上则多有交叉和影响;在市场发行上,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电影不但覆盖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而且还延伸到南洋和东南亚一带。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分裂,中国电影工业和市场割裂为以大陆、香港和台湾为主的独立单元,并在政治和美学上走向不同的方向。 但是,就文化和精神层面而言,1949年以后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一直存在着一种血浓于水的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正面的(如大陆电影对香港进步电影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如大陆的革命题材电影和台湾的政治宣教电影中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它们都有一种共生的关系。其中50、60年代大陆在文化上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港台电影都没有摆脱“大陆情结”的影响,在影片的主题、类型和风格上,都跳动着“上海电影”的余脉。但是,在管理体制、经济运作和市场发行方面,两岸三地电影在1949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相对独立的。 随着70、80年代香港、台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港台电影开始摆脱“大陆情结”,寻求和确立“自我”的文化身份。同时大陆电影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亦开始对“文革”和“十七年”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这一时期在两岸三地前后出现的新电影运动即是明证。新电影运动在新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促进了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交流。90年代初,大陆改革电影经济体制,原先主要存在于港台之间的电影产业合作与联系也扩展到大陆,掀起三地合拍电影的高潮(如1993年在大陆最卖座的10部影片中的前9部均系大陆和港台的合拍片),标志两岸三地电影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