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陈凯歌的几部“大片”在国内外的高调亮相,在海外市场上的强势反应,也诱惑着向来心气极高、内心深处并不情愿被看作一个俗导演的冯小刚。他这种心态正好与同样野心勃勃的华谊兄弟的资本冲动结合在一起,于是,一向以喜剧、以现实场景、以日常化风格见长的冯小刚,一改常态,“转型”拍摄了这部“古装历史动作悲剧艺术片”《夜宴》。 显然,看见前面所加的这些前缀,我们会意识到,这不是一种我们过去熟悉的所谓“类型片”,它是一个杂交的类型品种,是一部用商业模式操作,好莱坞类型与东方情调结合在一起,趋向于最广大的国际市场和最大化的观众规模的“杂交”的“拼盘”式的影片。如果用一个更简单的词汇来概括的话,那么可以说,这是一种“中国式大片”。 这种中国式大片模式,应该说肇始于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成型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本来并没有抱太大期望的《卧虎藏龙》经过哥伦比亚公司的妙手回春,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创造了一个预期之外的奇迹。于是,一种配方模式便悄然建构起来。而最早自觉地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就是一向善于“与时俱进”的张艺谋。他的《英雄》采用同样的武侠动作、历史背景、东方风情、国际华人明星和制作人混合的模式,不仅以超过2亿的内地票房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 至今也无来者的票房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在包括北美市场在内的国际主流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从那一刻起,中国式大片就在媒介的热炒中,在喧嚣的票房中,在无边的赞扬和谩骂中,在失望与期望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走过了四五年。 显然,这些中国式大片借鉴了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模式。作为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商业电影模式,这种电影从创意概念产生,到拍摄和后期制作,再到发行、放映及之后市场运作的全过程被称作是一个商业项目(business project),而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制作,其美学特征和营销手段直接挂钩。而这种高概念特征经过中国的本土化改造,主要表现为:古装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宏大场面,奇观景致,东方特色(音乐、美术、服装、舞蹈、民俗、人物造型等),加上以章子怡、巩俐、李连杰、成龙、梁朝伟、张东健、真田广之等为代表的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众多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一线明星加盟,还有叶锦添、谭盾、袁和平、朗朗等国际知名的华人制作者的组合。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目前这批中国式大片剑指国际市场的典型性商业美学配方。 冯小刚执导的制作成本达1300万美元的电影《夜宴》,选择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大片模式”:“哈姆雷特”的故事原型,跨国制作的阵容,豪华的场面调度,惊险的打斗动作,与世界杯捆绑在一起的娱乐事件营销,一线明星的组合……从而成为中国国际化大制作影片的又一代表性作品。从根本上来讲,所谓大片,就是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其目标必然是大营销、大市场。这“四大”决定了《夜宴》必然要追求制作和营销规模的最大化,必然要降低影片的文化折扣率,使之能够进入国际市场。 《夜宴》的叙事以一个被阴谋包围、用阴谋求生的女人婉后为中心,一个是“爱”她的厉帝,一个是她“爱”的无鸾,还有一个夹在她与无鸾之间的无辜青女,以复仇与反复仇为动力线索,展开了一个连环故事。影片制作精美艳丽,虽然有不少明显模仿张艺谋风格的痕迹,但是,那种素描般的美术风格、油画式的画面、灵动的场面调度、流畅的剪辑,包括稍嫌泛滥的凄美的音乐,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越地飘逸灵秀的练习场,青女家封闭而哀怨的空间环境,包括皇宫那硕大的花瓣泳池,都成为其中具有感染力的商业美学元素。而开场,凶客与白衣艺伎们的搏斗,更是将打斗的刚柔融为一体;无鸾导演的那出谋杀现场的“真实再现”,则是巧妙化用京剧名段《三岔口》的创意;而最后青女那曲“越人歌”,伴随白衣伎人的幽怨之舞,也有一种“天鹅之歌”的感伤…… 应该说,《夜宴》体现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国际化大制作影片的共同特点。 首先,题材上强调“熟悉的陌生性”。影片选择了容易被不同社会环境的观众所理解的,脱离了具体历史和现实感的抽象的熟悉的人性人情故事(哈姆雷特)。而中国古装却又与西方的人性故事产生了陌生感,成为一种最好的对现实复杂性的回避,也是一种最好展现抽象故事的假定环境。在西方故事中融合东方元素,让东方观众尝到西方味道,让西方观众感到东方神秘,为西方观众提供陌生的快感,为东方观众提供认同的快感。影片选择莎士比亚剧作为原型,影片中的酷刑展示,影片中的白衣舞蹈,都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中国式的哈姆雷特本身就是“熟悉的陌生”的一种最简单的概括。 其次,在内容上,用奇观降低“文化折扣”。故事、人物、背景、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往往是文化在跨国输出中最容易出现“文化折扣”的因素。因而,《夜宴》更多地依赖动作、场面、造型和爆发式的怪异情感,而不是贺岁片中语言的机智、调侃和对现实的指涉、交互。影片更加迷恋场景空间,而忽视故事节奏和人物心理的延续性,这样虽然可能牺牲了人物和人物关系的逼真性和细腻性,但却可以减少不同地区观众理解上的差异性。这种国际化大片,必然会追求场面宏大、景观奇异、视听华丽。各种多、大、怪、险的造型和场面,通过极限和极端的展示,为不同观众提供相同的感官刺激。影片希望用“奇观”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为绚烂、宏大、惊奇、怪异、杂交而动眼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