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清新淡雅、质朴隽永、意境悠远是人们对中国水墨动画的一致评价。水墨动画植根于我国千年历史的水墨画传统艺术,同时执着于在二维平面内,展现一幅动态的风景,叙述一段悠远的故事。 20世纪50-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美术电影创作的基地,曾经创造出了一大批民族风格鲜明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在新中国电影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们成就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以中国水墨动画为代表的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片被称之为“中国学派”。80年代中后期,中国动画的主要产地——上海美影厂遇到诸多困难。水墨动画的创作和探索也因此停滞。今天,我们追溯中国水墨动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得以对水墨动画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深入的解析。 50年代后期,我国的美术片发展较快,美影厂对各种形式的美术片作了很多尝试。比如剪纸形式、民间画形式、彩绘壁画形式等等。由于常规动画的工艺是“单线平涂”,其他的绘画形式经过一定程度的改进都可以用在动画中,唯独水墨有晕染、虚实变化而难以实现。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1959年,徐景达(背景设计师)和段孝萱(摄影师)对“青蛙跳水”(一片荷叶、一个青蛙跳水的动作)的黑白片段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在此基础上,美影厂组织了动画片厂的骨干创作人员开始试验。按照不同的画面内容,进行分组试验。最后完成了长约10分钟左右的《水墨动画片断》,它较好地表现了笔墨视觉效果,并且能够形成流畅的动作。此片受到动画家和业内人士的肯定,初试成功。 1960年,以齐白石先生的画为蓝本的影片《小蝌蚪找妈妈》拍摄完成。影片富于儿童情趣,又含知识性与哲理性,能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审美需要。《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所涉及的场景和角色(如:小鸡、金鱼、荷叶荷花等等)是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的常用题材。由剧情把这些动物连贯起来,很巧妙地结合了剧本的内容和水墨动画的形式。《小蝌蚪找妈妈》成功地达到了初期的预想:其一,反映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风格;其二,把水墨画和动画的动作相结合使水墨画动起来。(见下图)
中国画有各种流派,艺术家们的探索没有仅限于齐白石的画。《牧笛》(1963年)这部短片就是源自李可染先生的名画《牧童与牛》。影片运用李可染先生简练而饶有趣味的绘画特点塑造牧童和水牛的形态,以中国绘画的传统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充分营造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全片没有对白,借用富有田园风味的南方民乐笛子曲调作为主题音乐。笛子乐曲不但富有江南民乐那种幽雅动听的特色,而且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描绘,起了烘云托月的效果。相比《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影片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更加成熟。(见下图)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80年代,美影厂决定再搞水墨动画片。但是20年过去了,包括电影胶片洗印工艺在内的摄影工艺和材料特性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做大量的试验,人员需要重新培训。《鹿铃》一片以程十发先生的画为蓝本,由方济众先生设计背景。《鹿铃》在内容上侧重写实,有动作性较强的场面,还有人物较多的集市场景。《鹿铃》还在动作、色彩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比如鹿鹰搏斗一场戏,运用了一些透视变化较大的景深镜头,还有鹿的冲镜大特写等等。这在水墨动画的探索道路上是具有先驱性的,尝试的结果给水墨动画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见下图)
1988年拍摄的《山水情》在题材上也是一部非常适合水墨动画的影片。《山水情》中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名家之手。不仅情节铺陈内敛而富于东方韵味,而且有大量的山水场景,适合水墨来表现。此片拍摄过程中,创作者在完成水墨效果的同时,也做了一些技法上的尝试。《山水情》将写意山水画与古琴曲完美结合,阐述人与自然高度融洽的得意境界。如果说《小蝌蚪找妈妈》完美地用水墨表现了动物惟妙惟肖的动作,赋予了水墨动画生命的话,那么《山水情》则赋予了中国动画诗画般的心灵,向人们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之美。(见下图)
水墨动画的视觉语言来自于我国千年历史的传统水墨画,那么传统水墨画的题材、审美情趣和意境必然导入作为视听艺术形式的水墨动画中来。它们之间有根深蒂固的传承关系。同时作为另一种制作工艺制作的画面,它跟纸面上的传统水墨画也有表现力的差异。水墨动画作为电影,它同时利用时空的表达方式为其艺术的感染力添砖加瓦。我们通过对水墨动画构成元素的分析和透视,不仅可以找到其动画语言上的特殊属性,还可以对比关照动画与其他艺术门类在创作与审美之间的差异与可能。 一 水墨动画与中国绘画的亲缘关系 水墨动画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它横跨两种艺术范畴,是本国传统文化同外来动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研究水墨动画不能不研究它与中国绘画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