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7)10-0019-04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集团化以公办高校1992年以来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和1999年由“东方大学城”开启的大学城之路等举措为特征。民办教育领域以教育的多阶段一体化现象为特点,知名的如广东信孚教育集团、深圳私立华联学院、浙江宁波的万里教育集团、宁波大红鹰集团、慈溪的慈吉教育集团、台州的书生教育集团、黑龙江东亚学团等。基础教育领域以名校集团化现象为特色,如始于1993年的上海建平教育集团和2004年9月杭州正式全面推广的“名校集团化战略”。职业教育领域以区域化、行业化、校企合作模式为主要特征,如河南2004~2005年,共组建了农业、公路交通、信息技术、财经、卫生、建筑、旅游、机电、工艺美术等9个省级职教集团,吸纳成员单位289家,其中职校166个,行业协会7个,企业108个,科研机构8个;江苏于2002~2007年间,在商贸、建筑、纺织、服装、化工、机电、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领域共组建了11个职教集团,融合了300余所职业院校与400多家企业;陕西高职高专发展战略规划中亦拟有重点在西安发展高新技术、国防科技、旅游管理类的职教集团,在杨陵发展农林类职教集团,在咸阳发展生物医药类职教集团;① 其他如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多个省市都已先后开展了职教集团化的初步战略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效应。 与方兴未艾的教育集团化的实践探索相比,我国当前的教育集团理论探讨则滞后于实践需要。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功能、现状、模式等虽已获得了国内教育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但职教集团化的理论基础的探讨还相对薄弱,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结合组织学、经济学、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理论依据,探讨其在职教改革中的可行性。 一、组织学视角:职教集团化符合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冠以“教育集团”之名的组织其实质和内涵并不一致,本文在此暂且从组织学视角,根据国内职教集团的大致发展历程和特征,将职教集团的内涵界定为:以资产联结或契约、合同为纽带,以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学校为核心,基于行业(专业)、地域或原有的建制基础,联合学校、企业、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法人联合组织。 社会化大生产体现了高度专业化分工与更加密切的社会化协作的社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集团的出现,也是职业教育组织自觉遵循这一规律的必然结果。 单一的职业学校组织大多数属于典型的“unitary structure”(一元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强化学校高层领导对本组织的控制,有利于在本组织范围内统一调配资源,但不利于发挥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在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和维持内部系统的运转,以及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流和交换方面,都越来越暴露出体制本身难以克服的弊端,泛化到整个职教领域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专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行政不力、教育效益低下等问题,特别是在学校扩大规模或经营多元化的情况下,成为现代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避免的生存抉择。 而集团化的职业教育组织结构大多借鉴现代公司制管理模式,母子公司制(holding company)和事业部制(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的组织结构类型的引进可以实现集团的职业教育管理重心下移,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网络化和开放型,更突出了教育组织的“有机—适应性”②。如职教集团通常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经常性的组织活动。董事会成员一般由“热衷职教的政府领导、各成员单位的利益代表、企事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社会团体负责人、实业家、知名人士等”组成,还可“加入咨询服务机构,如研究所、行业协会、人才交流中心等”③。这种人力资源构成模式,体现了有机—适应型组织“解决工作问题要依靠由各方面专业人员组织的群体”的主要特征,有利于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分工和社会化合作效益。而且职教集团中有很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如各成员学校的校长是董事会的当然人选,作为“工作群体之间交叉重叠部分的人员”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工作,而不再仅仅是单个学校行政体制中的固定职务者。职教集团中的各个组织成员是本着资源共享,功能整合的宗旨合作的,保持着各自的教学、培训或科研特色,每个组织在群体中的角色都是可以有机调整的,谁能解决问题谁就可能发挥领导作用。从目前国内各职教集团的内部管理人员素质来看,职业型校长和企业家精神将成为职业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 不过,组织结构模式并没有固定的优劣之分,针对不同环境和规模下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可以根据各自组织的既有资源与发展目标,探索最为适宜的组织形式。在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组织结构改革中,“集团化”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更不是唯一的选择,但职教集团化的出现是符合现代组织结构发展趋势的,也为当前探讨如何优化职业教育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