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11月7日,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命题。① “中国特色”一词虽然已十分普及,但正式应用到职业教育领域还是首次。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了及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国务院先后于1986年、1991年、1996年、2002年、2004 年、2005年六次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政策措施。这既显示出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表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日趋深化,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深入探索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对于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必须以国情为出发点 研究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即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社会状况,以此为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分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一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仍十分明显。一般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比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近几年在不断扩大,1978年为2.56∶1,1982年为1.82∶1,1994年达到2.86∶1,之后收入差距略有减缓,1999年为2.65∶1,但2001年又达2.9∶1,2002年为3.1∶1。2003 年城镇人均收入为8427元,农民平均收入只有2622元,名义收入之比为3.2∶1。② 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城市化进程,而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成大量的从事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有适应进城务工所需要的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仅可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也有利于缓解就业难题,拉动农村教育的普及,从而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较差,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 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③ 如果中国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设备,而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培养、造就各方面人才,不断增强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也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可以说,技能人才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职业教育正是承担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摇篮”和重要阵地。此外,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而现实已经向我们发出警告: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等领域和行业,现有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需求缺口巨大,已经成为掣肘这些行业发展的因素。④ 三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整体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2003年2月14 日我国首次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和韩国,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比例分别占87%和66%,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占35%和23%。⑤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所表现的“高速度、低效益”和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距的劳动生产率,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劳动者素质的现状。例如,2001年世界银行资料显示,中美两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差4.5倍,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差8.6倍,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差达23.8倍;2003年,我国全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1%,意大利的12.3%,韩国的23%。⑥ 这些数字表明:我国要从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下大力气加强基础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更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条件下发展职业教育,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而必须从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从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2/3的实际出发,从我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实际出发,从我国城乡差异大、东西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我国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中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⑦